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符号说明第16-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研究背景第18-20页
   ·无线移动信道第20-21页
   ·OFDM技术第21-23页
     ·OFDM的发展历史第21页
     ·OFDM中的关键技术第21-22页
     ·OFDM的发展现状第22-23页
   ·链路自适应技术第23-25页
     ·AMC技术第23-24页
     ·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第24-25页
   ·跨层的研究背景及现状第25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5-27页
第二章 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第27-46页
   ·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特性第27-28页
     ·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第27页
     ·多径效应第27-28页
     ·多普勒效应第28页
   ·MIMO信道特性第28-37页
     ·信道模型第29-30页
     ·信道的空间相关性第30-32页
     ·空间相关性的数值分析第32-34页
     ·空间相关性对功率有效性的影响第34-37页
   ·相关性对MIMO分集增益的影响第37-44页
     ·无线系统中的发射分集技术第37-38页
     ·信道相关性对MIMO系统发射分集的影响第38-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第46-60页
   ·信道估计理论第46-50页
     ·基本原理第46-48页
     ·估计量的选择第48-50页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第50-54页
     ·系统模型第50-51页
     ·最小二乘估计(LS)第51-52页
     ·最小均方误差估计(MMSE)第52-53页
     ·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第53-54页
   ·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算法改进第54-58页
     ·小波去噪的信道估计方法第54-56页
     ·神经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第60-83页
   ·系统模型第60-62页
   ·信道模型第62-63页
   ·功率控制第63-64页
   ·自适应MQAM第64-65页
   ·离散率的AMC原理第65-67页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对AMC系统的影响第67-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跨层设计第83-103页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原理第84-90页
     ·HARO原理第85-86页
     ·Type-I型HARQ第86页
     ·Type-II型HARQ第86-88页
     ·Type-III型HARQ第88-90页
   ·联合HARQ与AMC的跨层设计第90-101页
     ·导频间隔自适应算法第92-93页
     ·导频功率自适应算法第93-99页
     ·估计误差对AMC转换门限的影响第99-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应用项目第103-105页
   ·天线设计第103页
   ·MIMO非实时硬件平台第103-105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05-108页
   ·论文总结第105-106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122页
外文论文两篇第122-14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签名体制的研究
下一篇:对称密码算法ARIA和SALSA20的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