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基础科学论文--工程力学论文--工程塑性力学、工程弹性力学论文

冲击接触下管形体失效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第8-9页
   ·研究进展第9-12页
   ·基本概念第12-15页
     ·冲击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第12-13页
     ·冲击对介质的作用第13-14页
     ·早期效应与总体效应以及介质响应特征第14页
     ·冲击介质中的波第14-15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圆管冲击接触的动力学分析第16-31页
   ·LS-DYNA 算法基础第16-21页
     ·应力与应变的度量第16-17页
     ·接触方程第17-18页
     ·方程的离散形式第18-20页
     ·方程的显式解法第20-21页
   ·圆管撞击的动力学模型第21-31页
     ·塑性基础弦模型第24-25页
     ·塑性基础梁模型第25-31页
第三章 圆管冲击接触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1-44页
   ·有限元软件 ANSYS/LS-DYNA 简介第31-33页
     ·ANSYS/LS-DYNA 系统简介第31-32页
     ·ANSYS/LS-DYNA 特点第32页
     ·ANSYS/LS-DYNA 分析原理第32-3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3-42页
     ·冲头和受冲击圆管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材料的选择第35-36页
     ·圆管模型的单元类型、实常数第36-37页
     ·网格划分第37-39页
     ·接触面的定义第39-41页
     ·算法选取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圆管耐撞性研究第44-57页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44-53页
     ·圆管受冲击后的应变计算第44-47页
     ·圆管受冲击后的应力计算第47-49页
     ·圆管受到冲击时的时程曲线第49-53页
   ·理论计算与模拟比较分析第53-57页
     ·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冲击力计算第53-54页
     ·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扰度计算第54-55页
     ·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计算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7-59页
   ·全文总结第57-58页
   ·今后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自组装功能氨基甲酸酯的合成及其与乙酰胆碱酯酶相互作用
下一篇:介孔纳米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