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31页
   ·研究方法与结构第31-33页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33-3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第36-62页
   ·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第36-41页
     ·对外贸易的相关概念第36-38页
     ·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第38-41页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第41-49页
     ·古典贸易理论第41-43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第43-44页
     ·新贸易理论第44-45页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第45-47页
     ·新新贸易理论第47-49页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第49-59页
     ·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第50-52页
     ·古典区位理论第52-54页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第54-56页
     ·新经济地理理论第56-59页
   ·国际贸易与产业集聚理论关系的初步探讨第59-62页
第3章 对外贸易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机制第62-84页
   ·理论前提第62-64页
   ·对外贸易促进制造业集聚的机制分析第64-79页
     ·市场扩张效应第64-67页
     ·技术溢出效应第67-69页
     ·要素积累效应第69-72页
     ·贸易成本效应第72-74页
     ·垂直关联效应第74-76页
     ·制度变迁效应第76-79页
   ·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制第79-84页
     ·产业集聚促进对外贸易的机制分析第79-81页
     ·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第81-84页
第4章 中国对外贸易与制造业集聚的描述性分析第84-132页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描述性分析第84-106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分析第84-92页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区域分布第92-97页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行业分布第97-101页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割生产程度第101-106页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描述性分析第106-125页
     ·中国制造业区域层面的集聚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第107-111页
     ·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集聚水平及其动态变化第111-119页
     ·中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第119-125页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与集聚的关联性分析第125-132页
     ·贸易与集聚的区域关联第125-127页
     ·贸易与集聚的行业关联第127-132页
第5章 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32-153页
   ·理论假设第132-135页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第135-141页
     ·模型的构建第135-136页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第136-140页
     ·产业类型的划分第140-141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41-151页
     ·描述性统计第141页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141-142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142-151页
   ·总结性评论第151-153页
第6章 国际分割生产对中国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53-181页
   ·新国际分工与国际分割生产第153-154页
   ·区域层面国际分割生产对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54-170页
     ·基本模型构建第154页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第154-158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58-170页
   ·行业层面国际分割生产对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70-179页
     ·基本模型构建第170-171页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第171-174页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74-179页
   ·总结性评论第179-181页
第7章 政策建议第181-191页
   ·疏导外贸增益机制,提高产业集聚层级第181-184页
   ·调整贸易地理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184-187页
   ·嵌入新型国际分工,防止链条低端锁定第187-191页
结论第191-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10页
附录第210-21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11-212页
致谢第212-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下一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