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丘陵地区水环境改善方案研究--以浦口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背景及进展 | 第10-15页 |
·水资源保护规划 | 第10-12页 |
·河网水量水质模型 | 第12-15页 |
·水环境容量模型 | 第15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17页 |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7页 |
·现状水质 | 第17页 |
·主要内容及论文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水环境数学模型建立 | 第19-41页 |
·内河水环境数学模型 | 第19-25页 |
·研究区域河网概化 | 第19-20页 |
·基本方程 | 第20-25页 |
·长江水量、水质数学模型 | 第25-31页 |
·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概述 | 第25-26页 |
·二维浅水水流水质耦合方程 | 第26页 |
·有限体积法 | 第26-27页 |
·法向数值通量 | 第27-30页 |
·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一、二维模型的衔接 | 第31页 |
·水环境数学模型参数率定 | 第31-41页 |
·内河水环境数学模型参数率定 | 第31-33页 |
·长江水环境数学模型参数率定 | 第33-37页 |
·二维水质耦合模型验证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内河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 第41-55页 |
·内河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水环境容量定义 | 第41页 |
·水环境容量计算公式 | 第41-43页 |
·水文设计条件的确定 | 第43-44页 |
·典型年及设计月份选取 | 第43页 |
·浦口地区水文设计条件的确定 | 第43-44页 |
·降解系数确定 | 第44-47页 |
·确定方法 | 第44-46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6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各河道降解系数确定 | 第47页 |
·水功能区划 | 第47-50页 |
·水功能区划的原则 | 第47-48页 |
·水功能区划的结果 | 第48-50页 |
·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 第50-53页 |
·污染源排放量调查 | 第50-51页 |
·污染源入河量调查 | 第51-53页 |
·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53-55页 |
·各主要河道理想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53页 |
·水环境容量、最大允许排放量、现状削减量计算 | 第53-55页 |
第四章 长江水环境容量计算研究 | 第55-61页 |
·长江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55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5-61页 |
·计算条件 | 第55-58页 |
·计算结果 | 第58-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改善中心城区水环境方案分析 | 第61-67页 |
·中心城区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分析 | 第61页 |
·截污改善中心城区水质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截污改善城南河水环境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截污改善七里河水环境效果分析 | 第62页 |
·截污改善朱家山河水环境效果分析 | 第62页 |
·引水改善中心城区水质效果分析 | 第62-67页 |
·引水改善城南河水环境效果分析 | 第62-64页 |
·引水改善七里河水环境效果分析 | 第64-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