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6页 |
图目录 | 第6-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21-32页 |
·基本概念 | 第21-26页 |
·耕地的基本含义 | 第21-22页 |
·耕地质量的概念 | 第22-24页 |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 第24-26页 |
·预警的概念和方法 | 第26-28页 |
·黑色预警方法 | 第26页 |
·黄色预警方法 | 第26-27页 |
·红色预警方法 | 第27-28页 |
·相关理论 | 第28-32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28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8-29页 |
·投入产出理论 | 第29页 |
·DSC理论 | 第29-3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耕地质量预警分析 | 第32-47页 |
·分析的原则 | 第32-33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0页 |
·指标体系的比较 | 第33-36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6-37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40页 |
·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 | 第40-42页 |
·指标预测的模型 | 第42-44页 |
·耕地质量综合指标值的计算 | 第44-45页 |
·指标无量纲化 | 第44-45页 |
·综合指标值计算模型 | 第45页 |
·警度值域的划分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耕地质量预警实证分析: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 | 第47-66页 |
·无锡市概况 | 第47-48页 |
·自然状况 | 第47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47-48页 |
·耕地资源状况 | 第48页 |
·无锡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的指标体系 | 第48-50页 |
·无锡市耕地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0-51页 |
·无锡市耕地质量警度的划分 | 第51-59页 |
·历年耕地质量综合指标的测算 | 第52-58页 |
·警度的划分 | 第58-59页 |
·无锡市耕地质量综合指标值的预测 | 第59-65页 |
·耕地质量指标值预测 | 第59-62页 |
·耕地质量指标无量纲化 | 第62-64页 |
·耕地质量综合指标值测算 | 第64-65页 |
·无锡市耕地质量警度的测定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 第66-71页 |
·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对策建议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3页 |
·主要成果 | 第71页 |
·后续研究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