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3页 |
·灵芝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灵芝的分类及分布 | 第13-14页 |
·灵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19页 |
·灵芝的质量控制研究 | 第19-21页 |
·高速逆流色谱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高速逆流色谱原理 | 第21-22页 |
·高速逆流色谱的特点及溶剂选择 | 第22-23页 |
·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中药指纹图谱概述 | 第25-31页 |
·中药指纹图谱简述 | 第25-26页 |
·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和应用 | 第26-29页 |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 | 第31-3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1页 |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32-33页 |
第2章 黑灵芝中甾醇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3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8:1洗脱部分纯化与纯度检验 | 第35-37页 |
·5:1洗脱部分纯化与纯度检验 | 第37-40页 |
·化合物1,2,3,4的结构表征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黑灵芝甾醇的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 | 第44-5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黑灵芝总甾醇提取物的HPLC分析 | 第46-47页 |
·溶剂系统的选择 | 第47-50页 |
·HSCCC分离参数的选择 | 第50-51页 |
·峰1(Fr2)的纯度测定 | 第51-52页 |
·峰1(Fr2)的结构鉴定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黑灵芝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4-60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波长-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体系的显色稳定性 | 第56-57页 |
·不同极性部分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第57-58页 |
·各极性部分与BHT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不同品种、产地灵芝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 | 第60-72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2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60-61页 |
·实验设备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2-71页 |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62-63页 |
·共有色谱峰的指定 | 第63-65页 |
·共有色谱峰的定性 | 第65-67页 |
·不同品种、产地灵芝的系统聚类分析 | 第67-70页 |
·不同品种、产地灵芝的逐步判别分析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附录 | 第8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