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DC型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企业年金概述 | 第12-17页 |
·企业年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第12-13页 |
·企业年金基本类型 | 第13-14页 |
·推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3 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选择分析 | 第17-27页 |
·DB型和DC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17-22页 |
·DB型和DC型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 第17-19页 |
·DB型和DC型企业年金计划的利弊 | 第19-22页 |
·企业年金计划模式运行的国际经验 | 第22-24页 |
·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简述 | 第22-23页 |
·国际上DB模式失败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我国DC型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选择与确定 | 第24-27页 |
4 我国DC型企业年金计划模式运行分析 | 第27-38页 |
·DC型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精算原理 | 第27-29页 |
·DC型企业年金计划缴费模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确定薪酬比例的缴费方式 | 第29页 |
·实行企业和员工共同缴费的缴费结构 | 第29-30页 |
·计算DC模式的缴费率 | 第30页 |
·DC型企业年金计划积累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 | 第30-31页 |
·DC型企业年金计划待遇给付的确定 | 第31-38页 |
·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 | 第31-33页 |
·DC模式下企业年金工资替代率的确定 | 第33-36页 |
·DC型企业年金计划待遇给付的方案设计 | 第36-38页 |
5 完善我国DC型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对策 | 第38-43页 |
·完善DC模式本身的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采用技术性调整方式 | 第38页 |
·实施年金化给付方式 | 第38-39页 |
·解决老年职工的补偿问题 | 第39-40页 |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体制 | 第40-43页 |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现状 | 第40-41页 |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41页 |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体制的建议 | 第41-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3页 |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