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并购整合IBM PC业务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导论 | 第10-15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第13页 |
| ·本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 2 能力理论与并购整合理论综述 | 第15-27页 |
| ·企业能力理论综述 | 第15-22页 |
| ·基于市场结构为中心的竞争理论 | 第15-16页 |
| ·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提出 | 第16-17页 |
|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 ·企业能力理论 | 第18-22页 |
| ·并购整合理论综述 | 第22-27页 |
| ·并购与并购整合 | 第22-23页 |
| ·并购整合理论研究现状 | 第23页 |
| ·并购整合理论的学派 | 第23-27页 |
| 3 联想集团成长历程及其能力的演化 | 第27-37页 |
| ·联想集团简介 | 第27-28页 |
| ·联想集团各阶段能力分析 | 第28-37页 |
| ·创业初期 | 第28-29页 |
| ·联想汉卡时期 | 第29-30页 |
| ·品牌代理商时期 | 第30-31页 |
| ·联想主机板时期 | 第31-32页 |
| ·联想电脑时期 | 第32-34页 |
| ·联想集团能力演化的评述 | 第34-37页 |
| 4 联想集团的并购动机分析 | 第37-46页 |
| ·PC行业竞争加剧 | 第37-39页 |
| ·联想的多元化战略受阻 | 第39-44页 |
| ·联想的多元化发展 | 第39-40页 |
| ·新战略未取得预期效果 | 第40页 |
| ·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 ·联想国际化战略的需要 | 第44-46页 |
| 5 联想集团并购IBM PC业务 | 第46-51页 |
| ·并购过程介绍 | 第46-48页 |
| ·并购前评估 | 第46页 |
| ·并购金额与并购形式 | 第46-47页 |
| ·并购资产 | 第47页 |
| ·并购后规模 | 第47页 |
| ·并购的障碍 | 第47-48页 |
| ·并购给联想集团带来的收益与机会 | 第48-49页 |
| ·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 第48页 |
| ·有利于国际化战略实施 | 第48-49页 |
| ·提升技术研发与产品竞争优势 | 第49页 |
| ·并购给联想集团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 第49-51页 |
| ·运营风险 | 第49-50页 |
| ·市场风险 | 第50页 |
| ·文化风险 | 第50-51页 |
| 6 联想集团并购整合IBM PC业务 | 第51-71页 |
| ·第一阶段:平稳整合,保护能力 | 第51-52页 |
| ·第二阶段:发展优势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 第52-66页 |
| ·联想的组织整合 | 第53-55页 |
| ·联想的供应链整合 | 第55-57页 |
| ·联想的研发与品牌整合 | 第57-60页 |
| ·联想的人力资源整合 | 第60-62页 |
| ·联想的市场整合 | 第62-66页 |
| ·第三阶段:培育联想的核心竞争力 | 第66-71页 |
| ·建立学习型组织 | 第66-67页 |
| ·创新发展中西结合的企业文化 | 第67-71页 |
| 7 评价与总结 | 第71-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后记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