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典型城郊县域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1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7页
        1.1.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共同构成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第15页
        1.1.2 加强乡村空间治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手段第15-16页
        1.1.3 乡村“人-地-业”核心要素的综合调控是助推乡村人地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第16页
        1.1.4 城郊型乡村处于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第16-17页
    1.2 研究意义第17页
        1.2.1 理论意义第17页
        1.2.2 现实意义第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3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8-20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20-22页
        1.3.3 研究评述第22-23页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1 科学问题第23页
        1.4.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1.5.1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第27-34页
    2.1 相关概念第27-29页
        2.1.1 乡村与城郊型乡村第27-28页
        2.1.2 乡村空间第28页
        2.1.3 乡村地域系统与“人-地-业”第28-29页
        2.1.4 乡村土地非农化第29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9-32页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第29页
        2.2.2 城乡有机体理论第29-30页
        2.2.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第30页
        2.2.4 共生理论第30-31页
        2.2.5 自组织理论第31-32页
    2.3 城郊型乡村空间格局演变与“人-地-业”系统关系研究的逻辑框架第32-34页
3 湘潭县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34-45页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第34-37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34-37页
        3.1.2 数据来源第37页
    3.2 乡村聚落斑块演变特征第37-41页
        3.2.1 集聚特征分析第37-38页
        3.2.2 等级演变特征分析第38-40页
        3.2.3 演化方向分析第40-41页
    3.3 乡村土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第41-43页
        3.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1-42页
        3.3.2 冷热点区域分析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湘潭县乡村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第45-56页
    4.1 影响因素分析第45-52页
        4.1.1 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45-46页
        4.1.2 变量选取第46-47页
        4.1.3 GWR模型的构建与结果第47-50页
        4.1.4 影响因素分析第50-52页
    4.2 驱动机制探究第52-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湘潭县乡村空间优化的策略及政策建议第56-61页
    5.1 优化策略第56-57页
    5.2 政策建议第57-61页
        5.2.1 引导人口适度集聚,提升规划的约束指导作用第57-58页
        5.2.2 创新土地整治机制,破解用地供需矛盾第58-59页
        5.2.3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城乡、镇村共生界面的集聚效应第59页
        5.2.4 发展“乡村群”空间组织模式,形成产业发展合力第59-60页
        5.2.5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打造“全价值链”型农业产业模式第60-6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1-65页
    6.1 主要结论第61-62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2-63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教学与评价系统研究
下一篇:土壤-植物系统中Cd、Hg迁移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