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理论论文--科学学论文

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第9-10页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其结构第11-12页
2. 知识与知识论第12-20页
   ·知识论的历史梳理第12-17页
     ·古代知识论第12-13页
     ·近代知识论第13-14页
     ·现代知识论第14-16页
     ·当代知识论第16-17页
   ·实证主义知识论的问题与缺失第17-18页
   ·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第18-20页
3. 科学、技术、工程的分界第20-26页
   ·技术与科学的分界第20-23页
   ·工程与技术的分界第23-24页
   ·科学、技术、工程分界的必要性第24-26页
4. 科学知识第26-36页
   ·科学知识的标准模型第26-29页
     ·逻辑实证主义的创立与发展第26-27页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标准模型第27-29页
   ·在标准模型下科学思维的特征第29-30页
   ·科学哲学内部对标准模型的批判第30-32页
   ·科学哲学外部对标准模型的批判第32-34页
     ·从科学研究的对象角度对标准模型的批判第32页
     ·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对标准模型的批判第32-33页
     ·科学回归“生活世界”第33-34页
   ·科学知识的本质与特征第34-36页
5. 技术知识第36-46页
   ·对技术的多种解释第36-38页
     ·广义理解技术的含义第36页
     ·狭义理解技术的含义第36-38页
   ·现代技术的知识本质第38-39页
   ·技术知识的特征第39-42页
     ·技术知识的明言性与难言性第39-40页
     ·技术知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第40-41页
     ·技术知识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第41-42页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第42-46页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第42-43页
     ·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区别第43-46页
6. 工程知识第46-53页
   ·工程知识的本质第46-47页
   ·工程知识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第47-49页
   ·工程知识的境域发生性第49-51页
   ·工程知识的高度综合性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cyBP/SIP核转位在结肠癌中的意义
下一篇:高速公路广告经济行政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