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旅客运输定线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 第9-10页 |
|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概略分析 | 第10-1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 ·固定线路上的交通安全现状及事故原因分析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5页 |
|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固定线路上典型驾驶环境与安全行车分析 | 第17-32页 |
| ·视距 | 第17-19页 |
| ·停车视距 | 第17-18页 |
| ·超车视距 | 第18页 |
| ·会车视距 | 第18-19页 |
| ·引道视距 | 第19页 |
| ·汽车速度与安全 | 第19-24页 |
| ·车辆行驶速度 | 第19-20页 |
| ·车速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20-22页 |
| ·事故多发位置 | 第22页 |
| ·会车、超车、让超车的操作标准 | 第22-24页 |
| ·道路交叉口与行车安全 | 第24-26页 |
| ·通过交叉路口注意事项 | 第24-25页 |
| ·交叉路口行车方法 | 第25-26页 |
| ·道路线形与安全行车 | 第26-29页 |
| ·道路方向突变路段的安全行车 | 第27-28页 |
| ·车道宽度不足路段的安全行车 | 第28-29页 |
| ·弯道、陡坡、桥隧路段的安全行车 | 第29-32页 |
| ·弯道安全行车 | 第30页 |
| ·陡坡路段安全行车 | 第30-31页 |
| ·穿越隧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建立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应用技术分析 | 第32-41页 |
| ·GPS全球定位系统 | 第32-33页 |
| ·GPS的构成 | 第32页 |
| ·GPS输出的数据格式 | 第32-33页 |
| ·GPS数据的转换 | 第33页 |
| ·组件式GIS与MapX | 第33-41页 |
| ·组件技术 | 第34-35页 |
| ·组件式GIS的特点及平台结构 | 第35-37页 |
| ·MapX特点及结构 | 第37-41页 |
| 第四章 固定线路安全驾驶辅助系统设计 | 第41-49页 |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41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1-43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 第42-43页 |
| ·系统的开发工具与平台 | 第43页 |
| ·系统数据库平台 | 第43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3-49页 |
| ·GIS的数据类型 | 第43-44页 |
| ·MapInfo的数据结构 | 第44-45页 |
| ·系统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45-47页 |
| ·系统属性数据库设计 | 第47页 |
|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关联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49-64页 |
| ·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49-52页 |
|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49-51页 |
| ·端口设置 | 第51页 |
| ·GPS数据采集 | 第51-52页 |
| ·GPS信息显示与更新 | 第52-55页 |
| ·CparseUtils-wjh类 | 第52页 |
| ·GPRMC-wjh类 | 第52-53页 |
| ·modTransFun功能模块 | 第53-55页 |
| ·轨迹回放模块 | 第55-57页 |
| ·数据记录与保存模块 | 第55-57页 |
| ·数据回放模块 | 第57页 |
| ·地图功能的实现 | 第57-59页 |
| ·地图匹配模块 | 第57-58页 |
| ·MapX控件完成地图显示模块 | 第58页 |
| ·车辆实时显示与更新模块 | 第58-59页 |
| ·车辆监控功能的实现 | 第59-60页 |
| ·实时预警功能的实现 | 第60-64页 |
| ·确定预警距离 | 第60-61页 |
| ·特殊位置语音报警功能 | 第61-6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