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 ·高吸水树脂的研究现状 | 第9-19页 |
| ·高吸水树脂概述 | 第9-10页 |
| ·高吸水树脂的特点 | 第10-11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第11-13页 |
|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第13-15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 | 第15-17页 |
| ·高吸水树脂的研究的热点和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 ·微波化学概述 | 第19-24页 |
| ·微波化学简介 | 第19页 |
| ·微波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 ·微波化学的应用 | 第20-23页 |
| ·微波生物效应及健康防护 | 第23-24页 |
| ·微波技术的展望及建议 | 第24页 |
| ·本论文工作的内容、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传统条件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第25-39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 ·实验原料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6页 |
| ·实验原理 | 第26-28页 |
| ·简易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 | 第28页 |
| ·实验准备 | 第28-29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方法与实验步骤 | 第29页 |
| ·吸水量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吸水机理 | 第30-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淀粉的选用 | 第31-32页 |
| ·淀粉糊化时间和温度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引发剂的选择 | 第33页 |
| ·糊化用水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引发剂用量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单体用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中和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反应时间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微波条件下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9-59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实验原料 | 第39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 ·实验装置 | 第40页 |
| ·微波条件下高吸水树脂合成实验步骤 | 第40-41页 |
| ·吸水量的测定方法 | 第41页 |
| ·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第41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7页 |
| ·微波功率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单体用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糊化用水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聚合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微波作用时间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中和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7-50页 |
| ·水平因素的确定 | 第47-48页 |
| ·正交实验及结果讨论 | 第48-50页 |
| ·干燥方式不同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 ·高吸水树脂的外观形态 | 第52页 |
|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第52-58页 |
| ·红外表征 | 第52-55页 |
| ·热分析 | 第55-57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9-61页 |
| ·传统条件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第59页 |
| ·微波条件下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第59-60页 |
| ·产物结构表征分析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