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前言 | 第8-12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发展 | 第8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及应用 | 第8-9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 第8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应用 | 第8-9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控制器的发展 | 第9-10页 |
|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 | 第9-10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器的发展 | 第10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策略发展 | 第10-1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2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结构和运行原理 | 第12-21页 |
| ·系统基本构成 | 第12-13页 |
| ·电动机本体 | 第12页 |
| ·转子位置传感器 | 第12-13页 |
| ·电子开关电路 | 第13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16页 |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星形连接全桥驱动原理 | 第15-16页 |
|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 ·电压方程 | 第17-18页 |
| ·转矩方程 | 第18-19页 |
| ·传递函数 | 第19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 第19-20页 |
| ·小结 | 第20-21页 |
| 3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 第21-28页 |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21页 |
| ·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仿真建模 | 第21-25页 |
| ·电动机本体模型 | 第22-23页 |
| ·电流调节器模型 | 第23-24页 |
| ·速度调节器模型 | 第24页 |
| ·逆变器模型 | 第24-25页 |
| ·仿真结果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4 模糊控制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与仿真研究 | 第28-39页 |
| ·模糊控制的发展概况及模糊控制器分类 | 第28-29页 |
| ·模糊控制的发展概况 | 第28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分类 | 第28-29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 | 第29-34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29-31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模糊控制器仿真 | 第31-34页 |
| ·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的设计及仿真 | 第34-38页 |
| ·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4-36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器仿真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5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 第39-45页 |
| ·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TM5320LF2407A 介绍 | 第39-42页 |
| ·TM5320LF2407A 的特点 | 第39-40页 |
| ·TM5320LF2407A 系统结构 | 第40-41页 |
| ·PWM 波形产生 | 第41-42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控制方案 | 第42-44页 |
| ·电动机转子位置的检测 | 第42页 |
| ·电动机电流的检测 | 第42-43页 |
| ·参考速度的输入和速度的检测 | 第43页 |
| ·电流误差和速度误差的调节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6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45-51页 |
| ·DSP 外围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 ·电源电路 | 第45-46页 |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46页 |
| ·驱动部分电路的设计 | 第46-48页 |
| ·驱动芯片的选取 | 第46-48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8页 |
| ·功率管选取 | 第48页 |
| ·控制部分电路的设计 | 第48-50页 |
| ·位置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第48-49页 |
|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7 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61页 |
| ·软件开发环境的介绍 | 第51页 |
| ·软件整体设计 | 第51-52页 |
| ·软件各模块设计 | 第52-60页 |
| ·初始化模块 | 第52-54页 |
| ·电动机启动模块 | 第54-55页 |
| ·霍尔信号中断捕获模块 | 第55-56页 |
| ·换相模块 | 第56-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8 结论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附录——整机电路图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