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导言第9-20页
   ·选题背景第9-12页
     ·我国正面临进入WTO 后的新的挑战第9页
     ·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第9-10页
     ·寻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的通道第10页
     ·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保证农业科技推广有序进行第10-11页
     ·农业高校以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为己任第11-12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选题目的第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8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产学研结合的相关理论第20-26页
   ·产学研结合的概念第20-22页
     ·产学研的内涵第20页
     ·产学研联合第20-21页
     ·产学研合作第21-22页
     ·产学研结合第22页
   ·产学研结合的产生第22-23页
   ·产学研结合的特征第23-25页
     ·产学研结合要素的最小单位第23-24页
     ·产学研结合要素可以“扩大”到N 类以上的单位第24页
     ·源泉、动力与导向的有机结合第24-25页
   ·产学研结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第25-26页
第三章 国外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第26-38页
   ·产学研结合总体发展第26页
   ·发达国家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第26-35页
     ·高科技园区模式第26-28页
     ·政府引导型模式第28-32页
     ·合作教育模式第32-35页
   ·从发达国家得到的启示第35-38页
     ·转变指导思想,拓展研究范围第35-36页
     ·注重政府的协调、引导职能第36页
     ·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制度建设第36页
     ·注重产学研结合中介机构的作用第36-37页
     ·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大学的发展第37-38页
第四章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构建第38-51页
   ·中国高校产学研结合总体发展第38-41页
     ·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形式第39-41页
     ·目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第41页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比较第41-49页
     ·校内专用型实践教学基地模式第42-43页
     ·科教型产学研基地模式第43-45页
     ·教科产型产学研基地模式第45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型产学研基地模式第45页
     ·校企联合型产学研基地模式第45-46页
     ·教科服务型模式第46页
     ·学院董事会模式第46-48页
     ·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第48-49页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构建原则第49-50页
     ·依托高校学校科技资源优势性原则第49页
     ·具有激励性的双向互利原则第49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9页
     ·适应性原则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第49-50页
     ·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第50页
   ·我国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第50-51页
第五章 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案例分析第51-65页
   ·西北农林科大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及特点第51-53页
     ·产学研结合的现状第52-53页
     ·产学研结合的特点第53页
   ·西北农林科大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模式第53-57页
     ·产业主导型模式第53-55页
     ·教育主导型的产学研运作模式第55页
     ·科研主导型的产学研运作模式第55-56页
     ·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综合型模式第56-57页
   ·西北农林科大产学研结合典型模式第57-60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第57-59页
     ·技术家教模式(鑫园模式)第59-60页
   ·西北农林科大产学研结合模式实施情况第60-61页
   ·存在的问题第61-62页
   ·解决对策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阶梯式计量水价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