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氧化法与纳滤工艺耦合处理十三碳二元酸废水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0页 |
| ·十三碳二元酸 | 第7-10页 |
| ·十三碳二元酸的简介 | 第7页 |
| ·DCA13 的生产 | 第7-9页 |
| ·DCA13 的提取和精制 | 第9-10页 |
| ·DCA13 有机废水的处理 | 第10-12页 |
| ·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 | 第10-11页 |
| ·DCA13 有机废水的处理 | 第11-12页 |
| ·电化学氧化法 | 第12-16页 |
|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 第12-14页 |
| ·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废水的优势及存在的局限性 | 第14-16页 |
| ·金刚石膜电极 | 第16页 |
| ·纳滤膜技术 | 第16-18页 |
| ·纳滤膜技术概述 | 第16-17页 |
| ·纳滤理论模型 | 第17页 |
| ·纳滤膜过程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 ·本文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 ·电解实验 | 第20-22页 |
| ·电解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20-21页 |
| ·电解实验方法 | 第21页 |
| ·主要测试指标 | 第21-22页 |
| ·纳滤实验 | 第22-26页 |
| ·纳滤膜片 | 第22页 |
| ·纳滤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22-24页 |
| ·纳滤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主要测试指标 | 第25-26页 |
| ·其他测试指标及设备 | 第26-27页 |
| ·实验用料液及去离子水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电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 ·电化学氧化机理 | 第28-30页 |
| ·直接氧化法 | 第28-29页 |
| ·间接氧化法 | 第29-30页 |
| ·钽基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 第30-33页 |
| ·电化学特性研究方法——循环伏安法 | 第30-31页 |
| ·电势窗口和背景电流 | 第31-33页 |
| ·工艺条件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 第33-43页 |
| ·电流密度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电解时间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35-37页 |
| ·比电极面积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极板间距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38-41页 |
| ·废水初始pH值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传质情况对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电解装置及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纳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8页 |
| ·本文相关的纳滤模型 | 第44-46页 |
| ·非平衡热力学模型 | 第44页 |
| ·浓差极化模型 | 第44-45页 |
| ·电荷模型 | 第45页 |
| ·静电位阻(ES)模型 | 第45-46页 |
| ·纯水渗透通量 | 第46-47页 |
| ·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7-56页 |
| ·操作压差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 ·膜面十字流流速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操作温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 ·料液浓度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两级膜过程流程初步设计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