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5页 |
·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17-28页 |
·材料 | 第17-18页 |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实验仪器、器材 | 第17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17-18页 |
·方法 | 第18-20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18-19页 |
·筛选最佳培养基 | 第19页 |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19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初步鉴定 | 第19-20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0页 |
·结果 | 第20-23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 第20-21页 |
·筛选最佳培养基 | 第21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Giemsa染色 | 第21-22页 |
·CD44、CD54表面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 | 第22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7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取材 | 第23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纯化方法 | 第23-25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条件 | 第25-26页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初步鉴定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单向拉伸应变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 第28-41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细胞 | 第28页 |
·实验仪器、器材 | 第28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28-29页 |
·方法 | 第29-32页 |
·四点弯曲基底应变加载装置工作原理及调试 | 第29-31页 |
·加载循环单向拉伸应变 | 第31页 |
·诱导细胞的组织学鉴定 | 第31页 |
·诱导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 第31-32页 |
·诱导后细胞外基质中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 | 第32页 |
·钙结节茜素红染色 | 第32页 |
·结果 | 第32-35页 |
·诱导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第32-33页 |
·诱导细胞的组织学鉴定 | 第33页 |
·诱导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 第33页 |
·诱导后细胞分泌糖胺多糖含量的变化 | 第33-34页 |
·钙结节茜素红染色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诱导因子 | 第35-36页 |
·基底拉伸应变力学诱导因素 | 第36-37页 |
·细胞的种植密度 | 第37-38页 |
·诱导后细胞的功能状态分析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双向拉伸应变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 第41-54页 |
·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细胞 | 第41页 |
·实验仪器、器材 | 第41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41-42页 |
·方法 | 第42-47页 |
·基底膜双向拉伸装置工作原理及调试 | 第42-44页 |
·应变大小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4页 |
·加载频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RT-PCR检测Sox9基因表达 | 第45-47页 |
·Ⅱ型胶原及GAG的分泌情况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49页 |
·应变大小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加载频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48页 |
·相关基因表达 | 第48-49页 |
·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及GAG的情况 | 第49页 |
·讨论 | 第49-53页 |
·拉伸应变强度的选择 | 第49-51页 |
·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压应变作用下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 | 第54-66页 |
·材料 | 第54页 |
·实验动物 | 第54页 |
·实验仪器、器材 | 第54页 |
·主要材料、试剂 | 第54页 |
·方法 | 第54-56页 |
·支架材料的选择 | 第54-55页 |
·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制备 | 第55页 |
·压应力力学加载装置的调试 | 第55-56页 |
·工程化软骨的构建 | 第56页 |
·细胞/支架复合物的动物体内移植 | 第56页 |
·工程化软骨组织的评价 | 第56页 |
·结果 | 第56-60页 |
·支架材料的选择及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复合物的培养 | 第56-58页 |
·工程化软骨的生物学评价 | 第58-59页 |
·工程化软骨的生物力学评价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5页 |
·动态的压应力加载环境 | 第61-62页 |
·支架材料的选择 | 第62-63页 |
·工程化软骨组织的生物学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工程化软骨组织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66-68页 |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9页 |
附录 缩略词索引表 | 第79-80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80-81页 |
发表论文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