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负载均衡策略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结构化覆盖网研究现状第10-12页
   ·结构化覆盖网络中的负载均衡问题第12-13页
   ·论文选题第13-14页
   ·本文主要贡献第14页
   ·全文章节安排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相关工作第16-28页
   ·网络模型第16-19页
     ·DHT(分布式哈希表)第16-17页
     ·Chord网络第17-19页
   ·负载均衡技术第19-23页
     ·负载均衡技术简介第20-21页
     ·DHT 中的负载均衡技术第21-22页
     ·现有负载均衡技术的分析第22-23页
   ·相关工作第23-27页
     ·VS技术提出第23-24页
     ·三种传统的VS方案第24-25页
     ·LC-VSS方案第25页
     ·LAR负载均衡方案第25-26页
     ·三种基于虚拟节点的方案的优劣分析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负载均衡算法设计基础第28-37页
   ·算法前提第28-31页
     ·对异构性的探讨和定义第28-29页
     ·对象大小分布规律第29-30页
     ·节点Zone规律第30-31页
   ·算法设计第31-35页
     ·参数定义第31-34页
     ·负载均衡算法总体描述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基于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案第37-55页
   ·负载迁移算法第37-45页
     ·负载迁移算法主要思想及优势第37-38页
     ·负载信息的收集策略第38-41页
     ·低负载VS加入策略第41-42页
     ·负载迁移算法流程描述第42-43页
     ·负载迁移算法伪代码及流程图第43-45页
   ·节点加入算法第45-50页
     ·节点加入算法主要思想及优势第45-46页
     ·节点ID选择策略第46-48页
     ·虚拟节点个数选择策略第48页
     ·节点加入算法流程描述第48-49页
     ·节点加入算法伪代码及流程图第49-50页
   ·节点聚合算法第50-54页
     ·节点聚合算法主要思想及优势第51-52页
     ·节点聚合算法流程描述第52-53页
     ·节点聚合算法伪代码及流程图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55-67页
   ·仿真工具介绍第55-58页
     ·P2Psim启动机制第56-57页
     ·P2Psim运行机制第57-58页
   ·实验设计第58-61页
     ·实验步骤第58-59页
     ·实验环境第59-60页
     ·仿真方法第60-61页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第61-65页
     ·负载偏差值比较第61-62页
     ·成功从H 节点变为L 节点数量值比较第62-63页
     ·节点信息收集数量对负载均衡的效果影响第63-65页
     ·节点聚合算法效果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特色第67页
   ·未来的工作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防御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下一篇: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