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二倍体马铃薯加工品质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英文缩略表第10-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第15-16页
   ·马铃薯作物遗传育种特点第16页
     ·性状遗传特性第16页
     ·马铃薯育种特点第16页
   ·我国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16-18页
     ·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概况第17-18页
     ·我国马铃薯育种进展第18页
   ·马铃薯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8-27页
     ·植株和块茎形态性状的遗传第18-19页
     ·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第19-27页
       ·重要性状的遗传率估算第19-23页
       ·重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第23-27页
       ·炸片颜色的遗传分析第27页
   ·马铃薯 QTL定位的研究方法第27-31页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第27-28页
     ·马铃薯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第28页
     ·马铃薯 QTL检测研究进展第28-31页
       ·与抗性相关的 QTL第29-31页
       ·控制块茎性状的 QTL第31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第二章 体马铃薯加工品质及重要农艺性状数量遗传学分析第32-55页
   ·引言第32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供试材料第32-33页
     ·方法第33-36页
       ·试验地点第33页
       ·家系的获得第33-34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34页
       ·调查记载项目与标准第34-35页
       ·分析方法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51页
     ·配合力效应分析第36-42页
       ·性状的方差分析第36-38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8-40页
       ·亲本配合力效应分析第40-41页
       ·配合力效应方差及其他遗传参数分析第41-42页
     ·遗传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第42-51页
       ·重要性状的遗传方差分量分析第43-45页
       ·亲本重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值预测第45-47页
       ·性状间遗传相关分析第47-51页
   ·讨论第51-53页
     ·亲本育种价值的综合评价第51-52页
     ·性状的遗传效应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二倍体马铃薯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第55-71页
   ·引言第55页
   ·材料与方法第55-61页
     ·材料第55-57页
     ·方法第57-61页
       ·基因组 DNA提取第57页
       ·AFLP分析第57-60页
       ·SSR分析第60-61页
       ·数据分析第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8页
     ·DNA模板检测第61页
     ·预扩增检测第61-62页
     ·标记多态性第62-64页
     ·标记的偏分离分析第64-65页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分析第65-68页
   ·讨论第68-70页
     ·作图群体及标记类型的选用第68-69页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第69页
     ·连锁群的染色体定位第69-70页
     ·图谱的比较和完善第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二倍体马铃薯群体重要性状的变异及选择第71-81页
   ·引言第7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1-72页
     ·试验材料第71页
     ·试验方法第71-72页
       ·炸片颜色鉴定第71页
       ·低温储藏设计第71-72页
       ·其他性状的鉴定第72页
   ·结果与分析第72-79页
     ·炸片颜色的分离和选择第72-76页
     ·耐低温糖化炸片颜色选择第76-79页
   ·讨论第79-80页
     ·二倍体材料的炸片颜色鉴定第79页
     ·二倍体材料其他性状的鉴定第79-80页
   ·小结第80-81页
第五章 马铃薯炸片颜色及其他三种重要性状 QTL定位第81-97页
   ·引言第81页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材料第81页
     ·方法第81-82页
     ·数据整理和 QTL分析第82页
   ·结果与分析第82-95页
     ·四种重要性状双亲值及变异第82-84页
     ·炸片颜色性状的 QTL定位第84-87页
     ·干物质含量的 QTL定位第87-89页
     ·单株结薯数的 QTL定位第89-91页
     ·单个块茎重的 QTL定位第91-93页
     ·数量性状等位效应第93-95页
   ·讨论第95-96页
     ·不同年份炸片颜色性状的 QTLs第95页
     ·QTLs的总体分布及控制不同性状 QTLs之间的连锁第95页
     ·所定位 QTLs与前人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第95-96页
   ·小结第96-97页
第六章 结论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0页
附录1第110-111页
附录2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作者简历第113-11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14-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鼠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下一篇:兴安落叶松林分布及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