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行政检查基本理论问题 | 第10-26页 |
一、行政检查概念研究 | 第10-13页 |
(一) 行政检查名称的规范——行政检查和行政调查 | 第10-12页 |
(二) 行政检查名称的规范——行政检查和行政监督检查 | 第12-13页 |
二、关于行政检查性质的讨论 | 第13-20页 |
三、行政检查的法律特征 | 第20-22页 |
四、行政检查与相邻概念的区别 | 第22-26页 |
(一) 行政检查与行政监督的区别 | 第22-23页 |
(二) 行政检查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 | 第23-24页 |
(三) 行政检查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的区别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行政检查权的法律规制 | 第26-45页 |
一、行政检查职权行使之合法性问题讨论 | 第27-36页 |
(一) 行政检查职权立法之法律优位讨论 | 第28-29页 |
(二) 行政检查职权发动之法律保留讨论 | 第29-36页 |
二、行政检查职权行使之合理性 | 第36-45页 |
(一) 行政检查职权行使的合理性讨论 | 第36-42页 |
(二) 行政检查合理性原则综述 | 第42-45页 |
第三章 行政检查程序问题探究 | 第45-56页 |
一、行政检查程序概要 | 第45-46页 |
二、行政检查发动的正当程序——关于行政检查令状主义原则的讨论 | 第46-49页 |
三、行政检查行使应符合一般行政程序规则 | 第49-56页 |
(一) 事先通知 | 第50-51页 |
(二) 表明身份 | 第51-52页 |
(三) 实施检查 | 第52-53页 |
(四) 作出检查结论 | 第53页 |
(五) 事后告知 | 第53-54页 |
(六) 信息公开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行政检查的救济 | 第56-65页 |
一、行政检查救济理论问题研究 | 第56-61页 |
(一) 行政复议救济 | 第56-57页 |
(二) 行政诉讼救济 | 第57-60页 |
(三) 行政检查救济制度比较研究 | 第60-61页 |
二、行政检查的瑕疵与救济 | 第61-65页 |
(一) 行政检查的瑕疵类型 | 第61-63页 |
(二) 对瑕疵的救济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资料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