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葵的组织培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8页 |
1.中草药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关注传统医学 | 第9-10页 |
·天然药物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 | 第10页 |
·中医药防治现代人类疾病的优势正为国际社会所认识 | 第10-11页 |
2.广西中草药发展概况及其区位优势 | 第11-13页 |
·广西中草药发展前景 | 第11页 |
·广西的地理区位优越性 | 第11-13页 |
3.中草药产业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第13页 |
4.青天葵概述 | 第13-14页 |
·青天葵的生长习性 | 第13-14页 |
·青天葵的特性与发展概况 | 第14页 |
·青天葵组织培养的意义 | 第14页 |
5.青天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初代诱导 | 第18页 |
·走茎增殖的材料 | 第18页 |
·诱导球茎形成的材料 | 第18页 |
·诱导叶片材料 | 第18页 |
·移栽材料 | 第18页 |
·其他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外殖体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 第19页 |
·灭菌处理 | 第19-20页 |
·青天葵球茎的灭菌处理 | 第19页 |
·青天葵叶柄的灭菌处理 | 第19页 |
·青天葵叶片的灭菌处理 | 第19-20页 |
·培养基 | 第20页 |
·基本培养基种类 | 第20页 |
·培养基的灭菌 | 第20页 |
·青天葵走茎的增殖 | 第20-21页 |
·BA浓度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20页 |
·TDZ浓度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20页 |
·不同季节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20页 |
·青天葵走茎不同部位的增殖效果 | 第20-21页 |
·从青天葵走茎直接诱导叶片的产生 | 第21页 |
·青天葵球茎的诱导 | 第21-22页 |
·NAA浓度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21页 |
·不同季节对诱导球茎的影响 | 第21页 |
·有机附加物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21-22页 |
·PP333浓度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22页 |
·组培苗种植 | 第22-24页 |
·青天葵球茎的种植 | 第22页 |
·带叶片的青天葵球茎的种植 | 第22页 |
·青天葵叶片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22页 |
·青天葵抗衰老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22-24页 |
·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测定 | 第22-23页 |
·叶片超氧物歧化酶活性(SOD)测定 | 第23页 |
·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叶片脯氨酸含量测 | 第24页 |
·组培培养条件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44页 |
·青天葵走茎的诱导 | 第25-26页 |
·青天葵走茎的增殖 | 第26-32页 |
·BA浓度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26-28页 |
·TDZ浓度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28-29页 |
·青天葵走茎不同部位的增殖效果 | 第29-30页 |
·不同季节对青天葵走茎增殖的影响 | 第30-31页 |
·从青天葵走茎直接诱导叶片的产生 | 第31-32页 |
·青天葵球茎的诱导 | 第32-38页 |
·NAA浓度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季节对诱导球茎的影响 | 第33-34页 |
·有机附加物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34-36页 |
·PP333浓度对青天葵球茎诱导的影响 | 第36-38页 |
·组培苗种植 | 第38-40页 |
·青天葵球茎的种植 | 第38-40页 |
·带叶片的青天葵球茎的种植 | 第40页 |
·青天葵叶片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40页 |
·青天葵抗衰老特性的测定 | 第40-44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4-47页 |
·青天葵走茎的诱导 | 第44页 |
·青天葵走茎的增殖 | 第44-45页 |
·青天葵球茎的诱导 | 第45-46页 |
·青天葵球茎的种植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