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现状和趋势 | 第10-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WINDOWS 安全机制分析 | 第15-24页 |
·WINDOWS 操作系统接口分析 | 第15-17页 |
·联机和脱机接口分析 | 第15-16页 |
·程序接口分析 | 第16-17页 |
·WINDOWS 安全策略分析 | 第17-18页 |
·LSA 工作原理 | 第18页 |
·LSA 所需调用的内部/外部组件 | 第18-23页 |
·Winlogon 和GINA | 第19-20页 |
·认证包 | 第20-21页 |
·SAM 库 | 第21页 |
·安全包 | 第21-22页 |
·密码过滤器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WINDOWS 安全访问接口层的设计 | 第24-46页 |
·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WINDOWS 安全访问接口的总体设计 | 第25-27页 |
·安全访问接口功能模块设计 | 第27-45页 |
·用户信息收集模块 | 第27-32页 |
·登录信息验证模块 | 第32-37页 |
·可用资源访问控制模块 | 第37-40页 |
·私有数据存储模块 | 第40-43页 |
·用户管理模块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WINDOWS 安全访问接口层的加密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6-60页 |
·系统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指纹识别的加密系统设计 | 第47-51页 |
·用户信息收集模块 | 第48页 |
·一次性加密口令处理模块 | 第48-49页 |
·加密口令映射表-SAM 数据库同步模块 | 第49-51页 |
·系统实现及使用流程 | 第51-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系统扩展与改进 | 第60-64页 |
·GINA 登录体系结构 | 第60-61页 |
·凭据提供程序模型 | 第61-62页 |
·智能卡认证登录方式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加密系统核心代码 | 第68-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