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个人信贷论文

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中信用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选题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银行消费信贷市场中信用信息共享的理论分析第17-23页
   ·不完全信息博弈论(Games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第17-18页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第17页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17-18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银行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第18-20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8-19页
     ·银行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第19-20页
   ·银行消费信贷中信用信息共享的博弈分析第20-23页
第3章 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与银行信贷市场状况的国外经验第23-32页
   ·美国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第23-26页
     ·美国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的运作模式第23-24页
     ·信用信息共享促进了美国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第24-26页
   ·欧洲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第26-28页
   ·外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经验总结第28-32页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信用信息共享的重要保障第28-29页
     ·强化监督是信用信息共享的有效保证第29页
     ·完善的数据库是信用信息共享的必备条件第29-30页
     ·发展银行内外征信系统是信用信息共享的关键第30-31页
     ·信用奖惩机制的信用信息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1-32页
第4章 我国银行消费信贷市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现状分析第32-42页
   ·缺乏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下的我国银行消费信贷市场第32-37页
     ·我国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第32-33页
     ·我国银行消费信贷中的信用信息不共享状况第33-34页
     ·信用信息不共享对我国银行消费信贷的影响第34-37页
   ·我国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取得的一定进展第37-40页
     ·个人信用相关政策的出台第37页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第37-38页
     ·银行外部征信机构的建设第38-40页
   ·制约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的主要因素第40-42页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第40页
     ·个人信息的分散第40页
     ·外部征信机构发展不完善第40-42页
第5章 关于加强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建议第42-52页
   ·银行消费信贷信用信息共享的构建的多重博弈分析第42-45页
     ·银行内部个人信贷信息共享机制的多重博弈分析第42-43页
     ·全社会范围内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多重博弈分析第43-45页
   ·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步骤第45页
   ·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路径第45-52页
     ·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立第46-47页
     ·发挥政府对信息共享的监督管理职能第47页
     ·加强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和管理第47-49页
     ·建立银行内外信用信息的共享机制第49-51页
     ·实施有效的信用奖罚制度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PACS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