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支撑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9页
一、发展教育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作用第9-20页
 (一)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与实质第9-11页
  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含义第9页
  2.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含义第9-11页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第11页
 (二)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就业质量的关系第11-14页
  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就业第11-12页
  2. 就业取决于教育第12-14页
 (三) 教育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的意义第14-20页
  1. 教育对农民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作用第14-15页
  2. 教育对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作用第15-16页
  3. 教育的个人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对提高农民就业质量的意义第16-18页
  4. 教育对转移有序性的影响第18-20页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0-30页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的成就第20-21页
  1.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成就第20-21页
  2.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成就第21页
 (二) 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1. 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第21-22页
  2.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滞后第22-23页
  3. 农村合格师资严重不足,学生流失严重第23-24页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4-30页
  1. 政府公共服务长期缺位是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第24-25页
  2. 布局分散使成本增加第25页
  3. 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配置不合理第25-27页
  4. 教育经费的政府分担机制不合理第27-28页
  5. 农民投资意愿不足第28-30页
三、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第30-38页
 (一) 增强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职能第30-32页
  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对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第30页
  2. 改革办学机制,促进教育公平第30-32页
  3.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对教育的供给能力第32页
 (二) 利用现代化手段降低教育成本第32-33页
 (三)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农民组织化相结合第33页
 (四)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种力量投资农村教育第33-34页
 (五) 建立农村教育辅助体系第34-35页
  1. 将“两免一补”政策扩大到农村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第34-35页
  2. 建立城市教师对农村学校的定期支援制度第35页
 (六) 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第35-38页
  1.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将有利于乡镇内校点布局的科学规划第36页
  2.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初中教育的优化,促进教育公平第36页
  3.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降低初中辍学率第36页
  4.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资金的集中使用,降低了办学成本,发挥了规模办学的效益第36页
  5.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促进教学的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第36-37页
  6.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保证了学生学习时间,净化了学习环境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后记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精子线粒体DNA4977 bp缺失与男性不育
下一篇:我国投资扩张的通货膨胀诱发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