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 R4网络承载面呼叫控制方法研究
| 第1章 绪论 | 第1-1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软交换技术概述 | 第8-12页 |
| ·软交换概念 | 第8-9页 |
| ·软交换特点 | 第9-10页 |
| ·软交换功能 | 第10-12页 |
| ·R4网络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H.248 协议分析 | 第15-23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H.248连接模型 | 第15-17页 |
| ·H.248协议命令与描述符 | 第17-19页 |
| ·H.248协议命令 | 第17页 |
| ·端点特性描述符 | 第17-18页 |
| ·事务处理 | 第18-19页 |
| ·H.248协议基本呼叫控制流程 | 第19-23页 |
| ·网关初始化过程 | 第19-20页 |
| ·呼叫建立过程 | 第20-22页 |
| ·呼叫释放过程 | 第22-23页 |
| 第3章 R4 软交换机结构 | 第23-35页 |
| ·引言 | 第23-24页 |
| ·软交换机硬件实现 | 第24-29页 |
| ·系统硬件平台 | 第25-27页 |
| ·SMU处理板结构 | 第27-28页 |
| ·ALU处理板结构 | 第28页 |
| ·BFI处理板结构 | 第28-29页 |
| ·CCU分布式设计 | 第29页 |
| ·软交换机软件实现 | 第29-35页 |
| ·系统软件平台 | 第29-31页 |
| ·系统通信机制 | 第31-35页 |
| 第4章 软交换呼叫控制单元设计 | 第35-50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CCU设计目标 | 第35页 |
| ·CCU程序构架 | 第35-36页 |
| ·BRO程序设计 | 第36-38页 |
| ·BRO周边模块 | 第37页 |
| ·BRO子模块 | 第37-38页 |
| ·业务分布式处理 | 第38-40页 |
| ·并发处理 | 第39页 |
| ·负荷分担 | 第39-40页 |
| ·高可靠性设计 | 第40-46页 |
| ·业务进程容错处理 | 第40-41页 |
| ·HA进程容错处理 | 第41-42页 |
| ·容错可靠性分析 | 第42-45页 |
| ·可靠性算法估计 | 第45-46页 |
| ·网关双归属设计 | 第46-48页 |
| ·垃圾回收 | 第48-50页 |
| 第5章 承载面呼叫控制实现 | 第50-74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基本呼叫 | 第50-57页 |
| ·单网关组网 | 第50-53页 |
| ·双网关组网 | 第53-56页 |
| ·多网关组网 | 第56-57页 |
| ·网关接纳控制 | 第57-62页 |
| ·接纳控制实现 | 第58页 |
| ·接纳控制分析 | 第58-62页 |
| ·切换控制 | 第62-64页 |
| ·放音控制 | 第64-68页 |
| ·直接放音方式 | 第65-67页 |
| ·间接放音方式 | 第67-68页 |
| ·UP协商 | 第68-70页 |
| ·呼叫等待 | 第70-72页 |
| ·三方会议 | 第72页 |
| ·监听控制 | 第72-74页 |
| 第6章 CCU 的测试与结论 | 第74-77页 |
| ·测试环境 | 第74页 |
| ·硬件环境 | 第74页 |
| ·软件环境 | 第74页 |
| ·测试结构 | 第74-75页 |
| ·一般测试结构 | 第74-75页 |
| ·业务测试结构 | 第75页 |
| ·测试项目 | 第75页 |
| ·测试结论 | 第75-77页 |
| 第7章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7页 |
| ·今后工作方向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摘要 | 第83-86页 |
| Abstract | 第86-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