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前言第6-9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概述第9-22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概念分析第9-10页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0-15页
 第三节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功能第15-18页
 第四节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价值第18-20页
  一、正义(公正)价值第18-19页
  二、效率价值第19-20页
 第五节 民事诉讼送达的分类第20-22页
  一、学理分类第20页
  二、现行立法分类第20-22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2-33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第22-25页
  一、美国第22-24页
  二、英国第24-25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第25-31页
  一、德国第25-26页
  二、法国第26-28页
  三、日本第28页
  四、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第28-29页
  五、我国台湾地区第29-31页
 第三节 关于国外和我国台湾民事送达制度的比较分析第31-33页
第三章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送达的存在问题与对策第33-50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送达的存在问题第33-37页
  一、送达制度自身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二、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完善与重构第37-48页
  一、构建独立的送达体系——主体独立、机构也内部独立第37-39页
  二、建立统一的送达平台——内容、尺度统一第39-40页
  三、改革、完善现有的民事送达方式第40-43页
  四、完善我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的配套机制第43-46页
  五、关于构建送达信息电子查询平台和电子公告送达平台的设想第46-48页
 第三节 构建违反民事送达制度的法律责任机制并创建救济机制第48-50页
  一、构建妨碍送达的追究机制第48-49页
  二、建立错误、瑕疵送达的后果与救济机制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信虚拟样机协同仿真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并行计算的三维可压混合层大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