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诉讼法中法官的心证公开--从刘涌案的法官心证谈起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刘涌案中法官的心证公开 | 第9-14页 |
一、心证含义的界定 | 第9页 |
二、刘涌案中法官的心证公开 | 第9-14页 |
(一) 二审判决的心证公开 | 第10-12页 |
(二) 再审判决的心证公开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刑事诉讼中法官心证公开的基本问题 | 第14-30页 |
一、法官心证公开的含义 | 第14-20页 |
(一) 心证公开的时间 | 第14-15页 |
(二) 心证公开的主体 | 第15-16页 |
(三) 心证公开的内容 | 第16页 |
(四) 心证公开的对象 | 第16-20页 |
二、法官心证公开与审判公开的关系 | 第20-23页 |
(一) 审判公开原则概况及我国实践 | 第20-21页 |
(二) 法官心证公开是审判公开原则的核心 | 第21-23页 |
三、法官心证公开的意义 | 第23-26页 |
(一) 保障当事人程序主体权 | 第23页 |
(二) 使裁判更接近客观真实 | 第23-24页 |
(三) 有利于实现诉讼效益 | 第24页 |
(四) 国家权力公开化的要求 | 第24-25页 |
(五) 司法中立性的要求 | 第25页 |
(六) 消减法官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矛盾 | 第25-26页 |
四、法官心证公开的条件 | 第26-28页 |
(一) 提升法官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 | 第26页 |
(二) 提高司法的独立性 | 第26-27页 |
(三) 发展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7-28页 |
五、法官心证公开的原则 | 第28-30页 |
(一) 法官的中立性原则 | 第28页 |
(二) 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原则 | 第28-29页 |
(三) 公开心证不得滥用的原则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构建实体方面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0-36页 |
一、认证方面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0-31页 |
(一) 证据采纳的心证公开 | 第30-31页 |
(二) 证据采信的心证公开 | 第31页 |
二、事实认定方面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1-32页 |
(一) 公开案件事实认定的证明标准 | 第31-32页 |
(二) 公开案件事实认定的过程和结果 | 第32页 |
三、法律适用方面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2-36页 |
(一) 定罪方面的心证公开 | 第33-34页 |
(二) 量刑方面的心证公开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构建程序方面的心证公开制度 | 第36-48页 |
一、构建审理过程中心证公开制度 | 第36-41页 |
(一) 对当事人的心证公开 | 第36-38页 |
(二) 对社会公众的心证公开 | 第38-41页 |
二、构建裁判过程中心证公开制度 | 第41-45页 |
(一) 公开宣判过程 | 第42页 |
(二) 公开裁判文书 | 第42-45页 |
三、构建心证公开瑕疵的救济审查制度 | 第45-48页 |
(一) 审理过程中心证公开瑕疵的救济 | 第45页 |
(二) 判决过程中心证公开瑕疵的救济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