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科学技术管理法令论文

科技法历史形态演化的哲学反思

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1-12页
     ·选题的实践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20页
     ·科技与法律的良性互动第13-14页
     ·科技法及其研究现状第14-16页
     ·科技法历史形态的演化第16-20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及可能的创新点第20-24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0页
     ·论文的结构第20-21页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第21-24页
第二章 古代科技法形态:技术法规的产生第24-32页
   ·技术法规形态科技法产生的古代技术背景第24-25页
   ·技术规范:技术法规形态科技法产生的雏形第25-26页
   ·科技权力:技术法规形态科技法产生的决定力量第26-29页
   ·古代技术法规形态科技法之评述第29-32页
第三章 近代科技法形态:知识产权法的演化第32-50页
   ·促使知识产权法演化的社会因素考证第32-35页
     ·一般性社会因素考证第32-33页
     ·特定社会因素考证第33-35页
   ·科技权利凸现:专利法首登历史舞台第35-38页
     ·科技权利与产权第35-36页
     ·科技主体的利益诉求与专利制度创建第36-38页
   ·科技权利扩展与知识产权形态科技法的形成第38-43页
     ·科技权利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第39-41页
     ·科技权利扩展与著作权制度创立第41-42页
     ·科技权利扩展与商标制度的确立第42-43页
   ·传统知识产权形态科技法的当代发展与完善第43-50页
     ·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形态科技法的自身发展和完善第43-44页
     ·科技发展与其他知识产权的形成、发展第44-45页
     ·科技发展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形成、发展第45-50页
第四章 现代科技法形态:科技综合立法的解读第50-73页
   ·科技综合法形态产生的科技背景第50-51页
   ·国外科技综合法立法现状及特点第51-55页
   ·科技综合法形态萌发的现实社会条件第55-57页
     ·科技发展一体化第55-56页
     ·科技创新活动复杂化第56-57页
   ·科技综合法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第57-66页
     ·科技综合法的效用原理第58-59页
     ·科技综合法的效用机制第59-61页
     ·科技综合法的理论内核第61-66页
   ·科技权力、科技法与科技政策之间的关系第66-68页
   ·科技权力、科技权利与科技法历史形态之间的关系第68-73页
第五章 科技综合法形态的反思与批判第73-101页
   ·科技综合法形态建构的理论误区第73-76页
     ·混淆科学与技术的异质性第73-75页
     ·无视科学、技术理性悖论第75-76页
   ·技术理性的现实危机与法律使命转向第76-79页
     ·技术理性的现实危机与法律使命第76-77页
     ·技术价值理性的社会整合与法律规制第77-79页
   ·高技术对当代法律的冲击和挑战第79-90页
     ·高技术:造就知识经济和知识权力第79-82页
     ·高技术:传统法律调整遭遇两难境地第82-85页
     ·科技权利:冲破科技伦理、道德底线第85-87页
     ·知识权力:微观突现与法律失控第87-90页
   ·当代科技法形态演化的重大转折:科技应分别立法第90-101页
     ·科技伦理规约的柔性失控与法律规制第91-92页
     ·“短缺科技”论与政府干预科技活动的局限第92-93页
     ·科技分别立法的必要性探析第93-101页
第六章 当代科技法形态的理论构建第101-111页
   ·科技立法的理念与原则构建第101页
   ·科技主体的法律责任构建第101-104页
     ·科学主体的法律责任第101-102页
     ·技术主体的法律责任第102-104页
   ·科学、技术分别立法的体系构建第104-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知识管理学的创生和发展
下一篇: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