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铜制剂的性质 | 第8-10页 |
·铜的生物活性 | 第8-9页 |
·铜的植物毒性 | 第9页 |
·铜制剂的持效期 | 第9-10页 |
·铜制剂的使用技术 | 第10-11页 |
·几种常用的无机和有机铜制剂比较 | 第11-15页 |
·常用的无机铜制剂 | 第11-13页 |
·有机铜制剂的发展 | 第13-15页 |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趋势与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5-16页 |
·烟草病毒病的化学防治形势 | 第16页 |
·论文立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供试药剂 | 第17页 |
·供试助剂 | 第17页 |
·供试生物 | 第17页 |
·主要设备仪器 | 第17-18页 |
·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壬菌铜合成方法研究 | 第18-19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配方研究 | 第19-20页 |
·壬菌铜微乳剂中试工艺研究 | 第20-22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药效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5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合成研究结果 | 第24-27页 |
·百克级30%壬菌铜微乳剂合成试验结果 | 第24-25页 |
·产品鉴定结果 | 第25-26页 |
·千克级合成工艺研究结果 | 第26-27页 |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结果 | 第27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配方研究结果 | 第27-29页 |
·壬菌铜溶剂的选择结果 | 第27页 |
·乳化剂的选择结果 | 第27-28页 |
·微乳剂制备 | 第28-29页 |
·微乳剂的高、低温性能测定 | 第29页 |
·微乳剂质量指标 | 第29页 |
·壬菌铜微乳剂中试工艺研究结果 | 第29-32页 |
·壬菌铜微合成中试制备工艺条件 | 第29-30页 |
·中试稳定批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中试产品质量及性能 | 第31-32页 |
·产品原材料成本核算 | 第32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防治烟草花叶病结果 | 第32-35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防治烟草花叶病结果 | 第32-33页 |
·使用30%壬菌铜微乳剂后烟叶内病毒浓度变化 | 第33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的内吸性测定结果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第35-37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生产中的问题 | 第35页 |
·生产过程中洗涤溶剂和滤渣的综合和利用 | 第35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生产过程应中注意问题 | 第35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的诱发螨类爆发问题 | 第35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的制剂研究问题 | 第35-36页 |
·30%壬菌铜微乳剂防治细菌性病害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