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6-24页 |
·薏苡附子败酱散研究情况简介 | 第16-19页 |
·薏苡仁研究情况简介 | 第17页 |
·附子研究情况简介 | 第17-18页 |
·白花败酱草研究情况简介 | 第18-19页 |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 第19-22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第21页 |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与思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 第24-104页 |
·白花败酱草分离所得化学成分 | 第24-51页 |
·化合物的名称、结构及编号 | 第24-31页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1-51页 |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的传统分离制备方法 | 第51-62页 |
·以硅胶柱层析为主的分离纯化 | 第51-53页 |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法同时制备白花败酱草中五个异戊烯基黄酮 | 第53-57页 |
·反相制备液相色谱法同时制备白花败酱草中三个新的二氢黄酮 | 第57-62页 |
·白花败酱草部分化合物快速、高效制备平台的建立 | 第62-98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结合超临界萃取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金色酰胺醇酯 | 第62-70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异荭草营和异牡荆苷 | 第70-75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白花败酱草中三个简单的黄酮苷元 | 第75-78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白花败酱草中一个新的和两个已知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 第78-84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结合超临界萃取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的三个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 第84-92页 |
·高速逆流色谱法同时分离制备白花败酱草中五个新的和一个已知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 | 第92-98页 |
·白花败酱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 第98-101页 |
·白花败酱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98-99页 |
·白花败酱草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化学成分的 GC/MS分析 | 第99-101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01-104页 |
第三章 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制备工艺 | 第104-117页 |
·大孔吸附树脂法制备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 | 第104-113页 |
·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发现 | 第104-106页 |
·仪器与材料 | 第106页 |
·样品液的制备 | 第106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106-108页 |
·上样液浓度的确定 | 第108-109页 |
·树脂用量的确定 | 第109页 |
·最佳洗脱流速的确定 | 第109页 |
·洗脱溶剂的筛选 | 第109-111页 |
·洗脱溶剂用量的确定 | 第111-112页 |
·工艺验证 | 第112-113页 |
·树脂使用次数与再生 | 第11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13-117页 |
第四章 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质量标准的初步制订 | 第117-126页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中的总黄酮 | 第118-120页 |
·仪器、试剂与材料 | 第118页 |
·总黄酮含量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 第118-120页 |
·HPLC法测定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中的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 | 第120-125页 |
·仪器及试药 | 第120页 |
·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含量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 第120-125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五章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药效学试验 | 第126-157页 |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试验 | 第126-140页 |
·白花败酱草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126-128页 |
·白花败酱草超临界流体萃取物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保护作用和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 | 第128-134页 |
·白花败酱草所得部分新化合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134-135页 |
·白花败酱草所得部分新化合物对大鼠红细胞氧化溶血的保护作用和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 | 第135-138页 |
·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138-140页 |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及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40-153页 |
·白花败酱草分离所得新化合物和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体外对人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140-142页 |
·No.32号化合物与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对小鼠体内S180肉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142-151页 |
·薏苡附子败酱散活性组分对荷瘤小鼠的生存试验 | 第151-153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153-1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57-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