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野生二粒小麦籽粒性状和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与可利用性评价

1 文献综述第1-24页
   ·普通小麦蛋白质含量研究现状第11-12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研究进展第12-17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分类第12-13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结构特征第13-15页
     ·小麦LMW-GS的染色体定位第15-16页
     ·LMW-GS对面粉品质的影响第16-17页
   ·利用PCR技术分离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第17-20页
   ·野生二粒小麦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本研究的目的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实验材料第24页
   ·实验方法第24-29页
     ·蛋白质含量、千粒重、籽粒长度、宽度测定第24-25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25-26页
     ·基因组DNA的PCR扩增第26-27页
     ·PCR产物T-载体克隆第27页
     ·热击感受态的制备第27-28页
     ·转化大肠杆菌第28页
     ·阳性克隆筛选第28页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第28页
     ·LMW-GS基因推导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与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1页
   ·籽粒性状分析第29-32页
   ·籽粒性状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第32-35页
   ·LMW-GS基因序列分析第35-41页
     ·PCR扩增、克隆与序列测定第35页
     ·LMW-GS基因的核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35-37页
     ·LMW-D42和LMW-D81推导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第37-38页
     ·同源性比较第38-41页
4 讨论第41-44页
   ·野生二粒小麦籽粒性状的特异性及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可利用性第41页
   ·LMWD-D42和LMW-D81的类型第41-42页
   ·LMW-D42和LMW-D81结构与功能的可能关系第42-43页
   ·LMW-GS编码基因作为遗传进化标记的可行性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2页
致谢第52-53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象学视野中的历史性街道空间形态--以四川盆地历史性街道为例
下一篇:除草剂中间体2,3-二氟-5-氯吡啶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