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合法性理论概述 | 第8-13页 |
(一) 合法性概念的缘起与内涵 | 第8-11页 |
(二) 合法性来源的分析 | 第11-13页 |
二、从现代政党的兴衰看政党执政合法性建设 | 第13-18页 |
(一) 执政合法性建设对于现代政党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二) 执政合法性建设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重要意义 | 第14-18页 |
三、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历史回眸 | 第18-25页 |
(一) 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探索阶段 | 第19-20页 |
(二) 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曲折发展阶段 | 第20-21页 |
(三) 党合法性建设的逐渐成熟阶段 | 第21-25页 |
1. 党对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修复和巩固 | 第21-22页 |
2. 政绩合法性的重新思考与确立 | 第22-24页 |
3. 法理型合法性建设 | 第24-25页 |
四、社会转型时期党执政合法性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25-33页 |
(一)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26-29页 |
1.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挑战 | 第26-27页 |
2. 经济增长速度面临的挑战 | 第27-28页 |
3. 发展外向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 第28页 |
4.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挑战 | 第28-29页 |
(二) 在执政及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29-30页 |
1. 政治参与机制相对落后 | 第29页 |
2. 法制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 第29-30页 |
3. 社会保障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第30页 |
4. 某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30页 |
(三) 意识形态和文化面临的挑战 | 第30-33页 |
1. 国内方面 | 第30-31页 |
2. 国际方面 | 第31-33页 |
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执政合法性建设 | 第33-47页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新拓展 | 第33-36页 |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基点 | 第33-34页 |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动力 | 第34-35页 |
3.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归宿 | 第35-36页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内涵 | 第36-43页 |
1. 物质文明是巩固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基础 | 第36-39页 |
2. 精神文明是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文化保证 | 第39-41页 |
3. 政治文明是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重要政治目标 | 第41-43页 |
(三) 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取向 | 第43-47页 |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 | 第43-45页 |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