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27页 |
·论文的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既有结构变形规律与破坏模式分析 | 第30-61页 |
·概述 | 第30页 |
·既有结构的沉降与变形特点 | 第30-42页 |
·既有结构的破坏模式与计算评价 | 第42-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第三章 新线隧道施工方法优化 | 第61-93页 |
·概述 | 第61页 |
·施工方法优化指标的确定 | 第61页 |
·施工方法的优化 | 第61-73页 |
·柱洞法细部施工方法的优化计算 | 第73-91页 |
·结论 | 第91-93页 |
第四章 管棚的作用机理与力学分析 | 第93-128页 |
·概述 | 第93页 |
·管棚水平受力分析 | 第93-101页 |
·管棚在隔断变形中的梁效应分析 | 第101-126页 |
·结论 | 第126-128页 |
第五章 既有地铁构筑物变位的控制与管理 | 第128-136页 |
·概述 | 第128页 |
·既有地铁构筑物变位分配控制原理 | 第128-131页 |
·既有地铁构筑物分步变位控制曲线的设计 | 第131-133页 |
·施工与监测反馈 | 第133-135页 |
·结论 | 第135-136页 |
第六章 工程应用研究 | 第136-163页 |
·概述 | 第136页 |
·变位分配控制原理在崇文门地铁站下穿既有环线施工中的运用 | 第136-158页 |
·管棚参数设计的合理性讨论 | 第158-162页 |
·结论 | 第162-1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3-167页 |
·主要结论 | 第163-166页 |
·展望 | 第166-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