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

导论第1-23页
 一、选题原由第12-14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4-18页
 三、基本思路第18-20页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新意第20-23页
第一章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3-38页
 第一节 权力的内涵和特性第23-29页
  一、权力的内涵第23-25页
  二、权力的特性第25-29页
 第二节 权力制约和监督第29-34页
  一、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第29-32页
  二、权力制约与权力监督的含义及其关系第32-34页
 第三节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功能第34-38页
  一、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基本原则第34-36页
  二、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要功能第36-38页
第二章 西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第38-64页
 第一节 西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主要思想第38-45页
  一、古代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第38-40页
  二、洛克的分权理论第40-42页
  三、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理论第42-43页
  四、美国双重分权理论第43-45页
 第二节 分权制衡的实践模式第45-52页
  一、英国模式第45-47页
  二、美国模式第47-50页
  三、法国模式第50-51页
  四、瑞士模式第51-52页
 第三节 西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发展趋势第52-59页
  一、权力重心从立法权转到行政权第52-53页
  二、分权制衡与资产阶级政党制度融合第53-54页
  三、体制外约束迅猛发展第54-59页
 第四节 西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启示第59-64页
  一、政治权力离不开制约和监督第59-60页
  二、分权制衡理论的运用必须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第60-61页
  三、政党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61-62页
  四、重视社会力量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62-64页
第三章 马列主义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及苏联的实践第64-85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第64-69页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第64-66页
  二、无产阶级国家需要制约和监督第66-67页
  三、无产阶级国家加强制约和监督的主要设想第67-69页
 第二节 列宁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思想第69-76页
  一、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大意义第70-71页
  二、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第71页
  三、党政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第71-72页
  四、重点加强对最高领导人的监督第72-73页
  五、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作用第73-74页
  六、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监督必须法制化第74-76页
 第三节 苏共权力制约和监督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第76-85页
  一、苏共十二大与权力制约监督体制的蜕变第76-79页
  二、戈尔巴乔夫执政与权力制约监督体制的全面改向第79-80页
  三、主要启示第80-85页
第四章 新中国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历史与现状第85-104页
 第一节 新中国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历史考察第85-95页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第85-86页
  二、建国以后头30年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曲折发展第86-90页
  三、改革开放以来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持续发展第90-95页
 第二节 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5-99页
  一、权力制约和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第96页
  二、不同制约和监督主体之间权责不清第96-97页
  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运行方向单一第97页
  四、制约和监督内容不够全面第97-98页
  五、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备第98页
  六、人民群众制约和监督不力第98-99页
 第三节 影响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发展的主要因素第99-104页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第99页
  二、民主发展水平第99-100页
  三、现行政治体制第100-101页
  四、法制健全程度第101-102页
  五、政务公开状况第102页
  六、传统政治文化第102-104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基本思路第104-137页
 第一节 实现权力配置科学化第104-110页
  一、权力配置科学化的现实紧迫性第104-105页
  二、权力配置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第105-107页
  三、权力配置科学化的主要内容第107-110页
 第二节 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第110-124页
  一、权力系统内部的制约监督:以权制权第110-119页
  二、权力系统外部的制约监督:社会监督第119-124页
 第三节 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第124-129页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第124-125页
  二、不同制约和监督主体既要分工又要合作第125-126页
  三、完善巡视制度第126-128页
  四、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第128-129页
 第四节 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第129-137页
  一、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第130-131页
  二、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第131-137页
第六章 以党内监督推动国家权力制约和监督第137-154页
 第一节 党内监督在社会主义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137-141页
  一、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党内监督的重要性第138-139页
  二、加强党内监督是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关键第139-140页
  三、党内监督的特殊重要性是我国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的鲜明特色第140-141页
 第二节 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第141-149页
  一、党内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2-144页
  二、加强党内监督的主要对策第144-149页
 第三节 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国家权力制约和监督第149-154页
  一、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推动党内监督的发展第149-150页
  二、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第150-152页
  三、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离不开党的领导第152-154页
结束语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8页
后记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兵团机械采棉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湘南锡多金属矿集区燕山期岩浆—流体—成矿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