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总论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 第1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借鉴 | 第11-15页 |
·政府采购及其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经济理论借鉴 | 第13-15页 |
·政府公共支出理论 | 第13-14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4-15页 |
第3章 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政府采购制度及区域性联合 | 第15-20页 |
·其它国家和地区政府采购制度体系 | 第16-17页 |
·美国政府采购制度 | 第16-17页 |
·俄罗斯的政府采购制度 | 第17页 |
·世界政府采购制度的体系 | 第17-19页 |
·世界贸易组织与《政府采购协议》 | 第18页 |
·联合国与《贸易法委员会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示范法》 | 第18页 |
·世界银行与《国际复兴开以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贷款采购指南》 | 第18页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政府采购非约束性原则》 | 第18-19页 |
·欧盟与《公共指令》 | 第19页 |
·其它国家与地区政府采购制度及区域性联合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0页 |
·国外政府采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19-20页 |
·世界经济体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启示 | 第20页 |
第4章 中国现行政府采购的现状 | 第20-26页 |
·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中国政府采购模式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22-24页 |
·中国局部性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第5章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构建 | 第26-35页 |
·建立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必要性 | 第27-31页 |
·局部性联合政府采购的缺陷 | 第27-28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优势 | 第28-31页 |
·建立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可行性 | 第31-32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基本形式和模式 | 第32-35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基本形式 | 第32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模式 | 第32-33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市场的建立 | 第33-35页 |
第6章 建立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构想——以重庆市为例 | 第35-43页 |
·建立重庆市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目标构想 | 第35-38页 |
·政府采购区域市场发展前景 | 第35页 |
·重庆市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市场建立的模式 | 第35-38页 |
·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38页 |
·重庆市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运行机制构想 | 第38-40页 |
·联合采购主体、时间、地点的确定 | 第38-39页 |
·联合采购的采购项目、方式确定 | 第39-40页 |
·联合采购的采购资金的划拨及资金支付方式 | 第40页 |
·联合采购的履约验收 | 第40页 |
·建立重庆市统一的市场资源系统 | 第40-41页 |
·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 | 第40-41页 |
·分行业建立全市统一的评标专家库 | 第41页 |
·建立全市统一的供应商信息库 | 第41页 |
·建立政府采购区域性联合的障碍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