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细胞生物学论文--细胞生物化学论文

融合在外源蛋白羧基端的Tat蛋白转导结构域的跨膜递送作用研究

第一章 综述第1-24页
   ·PTD-Tat 的研究概况第9-18页
     ·背景简介第9-10页
     ·Tat 蛋白转导域(PTD-Tat)第10-11页
     ·PTD-Tat 的结构特征第11-13页
     ·跨膜递送机制的研究第13-15页
     ·PTD-TAT 的应用第15-17页
     ·研究前景展望第17-18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totein,GFP)第18-22页
     ·GFP 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GFP 的发展史第18页
       ·GFP 的结构、生化及光谱特性第18-20页
       ·GFP 的改进第20-21页
     ·GFP 应用第21-22页
       ·筛选标记第21页
       ·实时定位标记第21-22页
       ·免疫学标记第22页
     ·问题与展望第22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42页
   ·实验流程第24-25页
   ·实验试剂和材料第25-28页
     ·质粒、菌株、细胞株和动物第25页
     ·主要药品和试剂第25-26页
     ·培养基第26-27页
     ·常用溶液及缓冲液第27-28页
     ·主要使用仪器第28页
   ·表达质粒pGEX-GFP-Tat 的构建第28-32页
     ·基因片断的扩增第28-30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9页
       ·PCR 扩增第29页
       ·扩增产物的回收第29-30页
     ·质粒载体pUCm-GFP-Tat 的构建第30-31页
       ·目的基因片断与pUCm-T 载体的连接第30页
       ·pUCm-GFP-Tat 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DH5α第30页
       ·含有质粒pUCm-GFP-Tat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0-31页
         ·蓝白筛选原理——α互补第30页
         ·质粒的鉴定第30-31页
         ·GFP-Tat 的回收第31页
     ·表达载体pGEX-GFP-Tat 的构建第31-32页
       ·GFP-Tat 与质粒pGEX-2T 的连接第31页
       ·pGEX-GFP-Tat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第31页
       ·表达菌株的筛选鉴定第31-32页
   ·融合蛋白GST-GFP-Tat 的表达、纯化与分析第32-37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第32-33页
       ·原理第32页
       ·溶液配制第32-33页
       ·实验步骤第33页
     ·融合蛋白GST-GFP-Tat 的表达第33-34页
     ·融合蛋白大量表达第34页
     ·谷胱甘肽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GST-GFP-Tat第34-35页
       ·亲和纯化的原理第34页
       ·实验步骤第34-35页
     ·GST-GFP-Tat 的浓度测定——Folin–酚试剂法第35-36页
       ·原理第35页
       ·试剂第35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页
       ·样品测定第35-36页
     ·Western blotting 鉴定第36-37页
       ·原理第36页
       ·材料与试剂第36页
       ·电泳转移装置第36-37页
       ·实验步骤第37页
     ·GST-GFP-Tat 荧光学特性研究第37页
   ·跨膜递送作用的研究第37-42页
     ·体外培养细胞的跨膜活性第37-40页
       ·跨膜活性的检测第38页
         ·细胞的培养第38页
         ·跨膜活性的定性分析——荧光显微镜第38页
         ·跨膜活性的定量分析——流式细胞计数仪(FACS)第38页
       ·GST-GFP-Tat 跨膜递送的动力学研究第38-39页
         ·浓度的影响第38页
         ·时间的影响第38页
         ·温度的影响第38-39页
       ·影响GST-GFP-Tat 跨膜递送的其他因素第39页
       ·GST-GFP-Tat 对细胞的毒性研究第39-40页
         ·GST-GFP-Tat 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第39页
         ·GST-GFP-Tat 对细胞的毒性测定第39-40页
     ·小鼠体内的跨膜活性第40页
       ·皮肤涂抹实验第40页
       ·腹腔注射第40页
     ·GST-GFP-Tat 对线虫的影响第40页
       ·线虫实验第40页
       ·与GFP 以转染方式作用于线虫的结果比对第40页
     ·PTD-Tat 之C 端融合的跨膜活性与N 端融合的比较第40-42页
       ·细胞的跨膜活性对比第40-41页
         ·定性比较第40-41页
         ·定量比较第41页
       ·小鼠活体实验比对第41页
       ·GFP-Tat 与Tat-GFP 的结构模拟第41-42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2-63页
   ·模型蛋白GST-GFP-Tat 的构建第42-45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亚克隆第42-44页
     ·表达质粒pGEX-GFP-Tat 的构建第44-45页
   ·融合蛋白GST-GFP-Tat 的表达、纯化及荧光特性分析第45-48页
     ·融合蛋白 GST-GFP-Tat 的表达第45-46页
     ·融合蛋白GST-GFP-Tat 的大量表达第46页
     ·GS-48 亲和纯化融合蛋白GST-GFP-Tat第46-47页
     ·GST-GFP-Tat 的荧光学特性第47-48页
   ·融合蛋白GST-GFP-Tat 跨膜递送作用第48-63页
     ·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跨膜活性第48-55页
       ·GST-GFP-Tat 跨膜递送的动力学研究第48-51页
       ·影响 GST-GFP-Tat 跨膜递送的其他因素第51-54页
       ·GST-GFP-Tat 对细胞的毒性研究第54-55页
         ·GST-GFP-Tat 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第54页
         ·GST-GFP-Tat 对细胞的毒性测定第54-55页
     ·小鼠体内的跨膜活性第55-57页
       ·皮肤涂抹实验第55-57页
       ·腹腔注射第57页
     ·GST-GFP-Tat 对线虫的影响第57-60页
     ·PTD-Tat 之C 端融合的跨膜活性与N 端融合的比较第60-63页
       ·细胞的跨膜活性对比第60页
       ·小鼠活体实验比对第60-62页
       ·GFP-Tat 与Tat-GFP 的结构模拟第62-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展望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附录第75-80页
 1 GFP-Tat 的序列比对第75-78页
 2 测序彩图第78-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奥波德二世(1865-1909)与中比关系之研究
下一篇:微波预热中密度纤维板板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