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25页 |
1 水环境污染现状 | 第12-13页 |
2 污染物的主要类型 | 第13-16页 |
·重金属毒性物质——镉 | 第13-14页 |
·有机有毒物——壬基酚 | 第14-16页 |
3 镉、壬基酚的作用机制 | 第16-21页 |
·镉毒性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壬基酚的内分泌干扰机制 | 第18-21页 |
4 镉、壬基酚作用的经典指示物 | 第21-23页 |
·金属硫蛋白 | 第21-22页 |
·卵黄蛋白原 | 第22-23页 |
5 本实验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第一章 肝细胞原代培养模型的建立 | 第25-32页 |
1 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用鱼 | 第26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使用溶液的配制 | 第26-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鲫鱼肝细胞的分离 | 第27-28页 |
·细胞的显微形态观察 | 第28页 |
3 结果 | 第28-32页 |
·葡萄糖洗必泰的消毒作用 | 第28-29页 |
·细胞分离液的纯化效果 | 第29-30页 |
·两种血清对血细胞凝集及细胞贴壁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镉离子对鲫鱼肝细胞的钙、Ca~(2+)-ATP 酶和金属硫蛋白的作用 | 第32-48页 |
1 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用鱼 | 第33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使用溶液的配制 | 第33-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鲫鱼肝细胞的分离 | 第34-35页 |
·细胞的显微形态观察 | 第35页 |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第35-36页 |
·氯化镉暴露及检测样品的处理 | 第36-37页 |
·钙离子荧光染色 | 第37页 |
·Ca~(2+)-ATP 酶的测定 | 第37-38页 |
·金属硫蛋白的ELISA 检测 | 第38页 |
·镉离子浓度测定 | 第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44页 |
·原代培养细胞形态观察 | 第39-40页 |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第40-41页 |
·肝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荧光染色 | 第41-42页 |
·氯化镉诱发Ca~(2+)-ATP 酶活力增加 | 第42-43页 |
·氯化镉诱发金属硫蛋白表达量的升高 | 第43-44页 |
·细胞内镉离子浓度 | 第44页 |
4 讨论 | 第44-48页 |
·氯化镉对鲫鱼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4-45页 |
·氯化镉对鲫鱼原代培养肝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氯化镉对肝细胞金属硫蛋白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壬基酚对鲫鱼肝细胞的钙、Ca~(2+)-ATP 酶和金属硫蛋白的作用 | 第48-60页 |
1 材料 | 第48-50页 |
·实验用鱼 | 第48-4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9页 |
·实验使用溶液的配制 | 第49-5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鲫鱼肝细胞的分离 | 第50-51页 |
·细胞的显微形态观察 | 第51页 |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第51页 |
·壬基酚暴露及检测样品的处理 | 第51-52页 |
3 结果 | 第52-57页 |
·鲫鱼肝细胞形态观察 | 第52-53页 |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第53-54页 |
·NP 对MT 表达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NP 诱导Ca~(2+)-ATP 酶活力增加 | 第55-56页 |
·NP 对细胞内Ca~(2+)的影响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NP 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NP 对MT 表达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NP 对细胞内Ca~(2+)的影响 | 第58页 |
·NP 对Ca~(2+)-ATP 酶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四章 镉和壬基酚联合作用的评价 | 第60-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2 结果 | 第62-67页 |
·联合毒性评价 | 第62-64页 |
·镉和壬基酚联合作用对Ca~(2+)-ATP 酶活力的影响 | 第64页 |
·镉和壬基酚联合作用对MT 表达量的影响 | 第64-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