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论文

新型喹诺酮类药物帕珠沙星的合成工艺优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绪论第8-19页
   ·喹诺酮类药物简介第8-13页
     ·喹诺酮类药物发展简史第9-10页
     ·喹诺酮类药物分类第10-13页
   ·帕珠沙星药物的性质及用途第13-14页
   ·帕珠沙星的合成研究现状第14-17页
     ·第一类合成路线第14页
     ·第二类合成路线第14-17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2.帕珠沙星合成初步试验第19-28页
   ·实验主要药品和试剂第19页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19页
   ·工艺流程图第19页
   ·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第19-25页
     ·(S)-10-(氰基乙氧羰基甲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k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乙酯的合成第19-22页
     ·(S)-10-氰基甲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乙酯的合成第22-23页
     ·(S)-10-(1-氰基环丙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乙酯的合成第23-24页
     ·(S)-10-(1-氨甲酰基环丙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的合成第24-25页
     ·帕珠沙星的合成第25页
   ·分析方法第25-28页
     ·薄层色谱分析第25-26页
     ·红外光谱第26页
     ·熔点测定第26-27页
     ·质谱测定第27-28页
3.(S)-10-(氰基乙氧羰基甲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乙酯的合成机理探讨第28-39页
   ·反应机理第28-31页
   ·反应影响因素讨论第31-34页
     ·亲核试剂对反应的影响第32页
     ·反应介质对反应的影响第32-34页
   ·影响因素的选定第34-35页
     ·碱性催化剂的选择第34页
     ·反应溶剂的选择第34-35页
     ·反应条件考察因素的确定第35页
   ·工艺优化初探第35-39页
4.(S)-10-(氰基乙氧羰基甲基)-9-氟-3-甲基-7-氧代-2,3-二氢-7H-吡啶[1,2,3-DE][1,4]苯并噁嗪-6-羧酸乙酯的合成工艺条件优化第39-58页
   ·正交实验第39-45页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0-42页
     ·薄层色谱对反应进程分析第42-45页
     ·确定主要考察对象第45页
   ·单因素实验第45-49页
     ·催化剂K的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45-47页
     ·溶剂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47-48页
     ·氰乙酸乙酯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第48-49页
     ·反应的后处理优化第49页
   ·单纯形寻优第49-52页
     ·单纯形寻优法原理第49-50页
     ·单纯形寻优实验第50-52页
   ·最优实验方案的选定第52-54页
   ·产物的分析第54-56页
     ·红外分析第54-55页
     ·质谱分析第55页
     ·核磁分析第55-56页
   ·结果讨论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9页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65页
 附录2 帕珠沙星中间体及帕珠沙星红外谱图第65-68页
 附录3 帕珠沙星中间体及其质谱图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波变换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
下一篇:从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中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