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挖掘与塑造

第一章 城市水文化及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沿革第1-18页
 第一节 水与城市的历史渊源第9-11页
  一·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水的关系第9-10页
  二·中国城市水空间的类型第10页
  三·水与城市形态第10页
  四·水与城市的兴衰第10-11页
 第二节 中华水文化第11-14页
  一·水是生命之源第11-12页
  二·中华水文化的传播第12-14页
 第三节 滨水区的“进化”第14-18页
  一·从古代的皇家及私家园林看城市理水第14页
  二·繁荣的河边商业,混乱的滨水地带第14-15页
  三·被码头、工厂占领的滨水区第15页
  四·滨水区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第15-17页
  五·滨水区的开发成为一个世界现象第17-18页
第二章 探求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特色的必要性第18-23页
 第一节 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认识第18-19页
  一·滨水景观研究的范围第18页
  二·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第18-19页
 第二节 对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诊释第19-20页
  一·景观与景色、传统风景园林的概念区分第19-20页
  二·城市滨水景观特色是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比较结果第20页
  三·城市滨水景观特色是一个群体、优化效应第20页
  四·城市滨水景观特色应有一个科学衡量体系第20页
 第三节 塑造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必要性分析第20-23页
  一·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国情不符,滞后于国家发展第21页
  二·滨水景观偏离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第21-23页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第23-41页
 第一节 特色要素的挖掘与分析第23-27页
  一·水体的自然物理特性第23-24页
  二·周围的地形、地貌及植被、建筑情况第24-25页
  三·气候和日照因素第25页
  四·城市的经济、社会状况第25-26页
  五·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及与水的关系第26页
  六·周围的景观特征第26-27页
 第二节 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第27-41页
  一·景观建筑学学科概述第27-30页
  二·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及布局第30-41页
第四章 城市滨水景观特色的塑造第41-57页
 第一节 美学特色第41-43页
  一·特色景观符号的提炼第41-42页
  二·景区、景点的空间序列组织第42-43页
 第二节功能使用特色第43-48页
  一·恰当的功能定位第43-44页
  二·高效的土地利用率,传统与现代的宿营地第44-45页
  三·人性化设计要素第45-47页
  四·科学的管理·运营机制第47页
  五·弘扬地域与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47-48页
 第三节 滨水区建筑群体的布局和配置第48-55页
  一·滨水岸线的组织和利用第49-50页
  二·滨水区建筑群体的内在布局与视线的组织第50-51页
  三·滨水区建筑群体的外部形态组织第51-55页
 第四节 景观设计的目标第55-57页
第五章长江流域城市滨水景观的比较研究第57-72页
结束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舶柴油机燃油加热系统控制研究
下一篇: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