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其启示
|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4页 |
| 一、大学学术组织的含义及特征分析 | 第14-19页 |
| (一) 大学学术组织的含义 | 第14页 |
| (二) 大学学术组织的特征 | 第14-19页 |
| 1. 目标多样性 | 第15-16页 |
| 2. 权力多元性 | 第16-17页 |
| 3. 氛围宽松性 | 第17-18页 |
| 4. 矛盾复杂性 | 第18-19页 |
| 二、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9-33页 |
| (一) 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学术组织理论 | 第19-24页 |
| 1. 双元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19-21页 |
| 2. 学会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1-22页 |
| 3. 官僚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2-24页 |
| (二) 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学术组织理论 | 第24-28页 |
| 1. 政治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4-25页 |
| 2. 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5-26页 |
| 3. 松散联合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6-28页 |
|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大学学术组织理论 | 第28-33页 |
| 1. 控制系统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28-30页 |
| 2. 多样化框架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30-32页 |
| 3. 学习型学术组织理论 | 第32-33页 |
| 三、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比较分析 | 第33-44页 |
| (一) 理论渊源比较 | 第33-35页 |
| (二) 人性假设比较 | 第35-37页 |
| (三) 权力配置比较 | 第37-39页 |
| (四) 领导方式比较 | 第39-41页 |
| (五) 优缺点比较 | 第41-44页 |
| 四、国外大学学术组织理论的深刻启示 | 第44-51页 |
| (一) 大学学术组织的学术权力必须得到保护和尊重 | 第44-45页 |
| (二) 大学学术组织的结构应该松散而富有适应性 | 第45-46页 |
| (三) 大学学术组织的决策应该高度民主 | 第46-47页 |
| (四) 大学学术组织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学者的发展 | 第47-48页 |
| (五) 大学学术组织的氛围应该宽松自由 | 第48-49页 |
| (六) 大学学术组织的人性假设应是“复杂文化人” | 第49-51页 |
| 结语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