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和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 第8-11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现状 | 第8-9页 |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 | 第9-10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 第10-11页 |
·文献资料综述 | 第11-12页 |
·预应力损失与结构分析计算 | 第11-12页 |
·遗传算法近几年来的发展 | 第12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钟祥汉江公路大桥工程项目简介及病害描述 | 第14-19页 |
·钟祥大桥工程概述 | 第14-15页 |
·钟祥大桥的主要技术标准 | 第14页 |
·钟祥大桥的经济地位 | 第14-15页 |
·主桥上部构造和预应力设计 | 第15-17页 |
·主桥总体布置 | 第15页 |
·主桥上部结构布置 | 第15-16页 |
·主桥下部结构布置 | 第16-17页 |
·主桥其他设施布置 | 第17页 |
·钟祥大桥安全隐患检测情况 | 第17-19页 |
·跟踪检测背景 | 第17-18页 |
·腹板裂缝 | 第18页 |
·桥面线形 | 第18页 |
·其他缺陷情况 | 第18-19页 |
第3章 连续梁桥上部结构建模及计算分析 | 第19-28页 |
·概述 | 第19页 |
·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系统软件“桥梁博士”系统简介 | 第19-21页 |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第21-25页 |
·分析方法及软件运用 | 第21-22页 |
·计算模型 | 第22页 |
·坐标系 | 第22页 |
·主要截面单元节点坐标 | 第22-23页 |
·边界条件 | 第23页 |
·荷载 | 第23-24页 |
·受力阶段的划分 | 第24-25页 |
·数据输入及计算结果 | 第25-28页 |
·结构计算数据输入 | 第25页 |
·运营阶段计算结果 | 第25-28页 |
第4章 预应力附加损失研究 | 第28-57页 |
·钟祥汉江公路大桥病害成因的探讨 | 第28-34页 |
·主要病害描述 | 第28页 |
·病害成因的探讨 | 第28-30页 |
·关于预应力损失造成的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 第30-34页 |
·预应力附加损失现象 | 第34-37页 |
·线形方面的反映 | 第34-35页 |
·腹板斜裂缝方面的反映 | 第35-37页 |
·纵向预应力附加损失建模与分析 | 第37-39页 |
·生长模型 | 第37-38页 |
·预应力附加损失模型 | 第38-39页 |
·纵向预应力附加损失的具体识别过程 | 第39-46页 |
·设计目标函数 | 第39-40页 |
·遗传算法的主要优点 | 第40-41页 |
·实数直接操作的遗传算法 | 第41-42页 |
·对遗传算法的说明 | 第42-44页 |
·计算结果 | 第44页 |
·线形方面的效果 | 第44-46页 |
·竖向预应力附加损失计算 | 第46-57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 | 第46-49页 |
·主拉应力分析 | 第49-51页 |
·主拉应力计算 | 第51-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本论文结论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