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动产抵押制度的思考
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动产抵押制度的确立 | 第8-10页 |
第一节 国外动产抵押制度的确立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动产抵押制度的确立 | 第9-10页 |
第二章 动产抵押的公示制度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公示制度的方式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我国采取的动产抵押公示制度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动产抵押公示制度的缺陷 | 第12-18页 |
第三章 动产抵押的标的物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标的物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可作为动产抵押标的物的条件 | 第19-23页 |
第四章 动产抵押权效力的范围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 第23-27页 |
第二节 动产抵押权效力所及标的物的范围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动产抵押权的对抗力 | 第29-40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登记的对抗力问题 | 第29-34页 |
第二节 第三人的认定问题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未经登记可以对抗第三人的范围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登记的有效期间与空间 | 第37-40页 |
第六章 动产抵押权的实现 | 第40-45页 |
第一节 动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动产抵押权实现的途径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动产抵押权实现的方式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51-5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