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矩阵法在钢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符号含义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传递矩阵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传递矩阵法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思想 | 第9-10页 |
§1.1.2 传递矩阵法的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传递矩阵法的计算原理及求解思路 | 第16-21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传递矩阵法的基本原理 | 第16-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传递矩阵法求解钢连续梁桥 | 第21-32页 |
§3.1 概述 | 第21页 |
§3.2 传递矩阵法的运用 | 第21-28页 |
§3.2.1 力学模型及单元的划分 | 第21-22页 |
§3.2.2 场矩阵和点矩阵的推导 | 第22-24页 |
§3.2.3 无量纲化处理 | 第24-26页 |
§3.2.4 基本未知向量的确定及初始状态矩阵 | 第26页 |
§3.2.5 状态矩阵 | 第26-27页 |
§3.2.6 边界条件 | 第27页 |
§3.2.7 递推计算 | 第27-28页 |
§3.3 程序的编制 | 第28-29页 |
§3.4 计算实例 | 第29-31页 |
§3.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传递矩阵法求解钢圆弧拱桥 | 第32-43页 |
§4.1 概述 | 第32页 |
§4.2 力学模型和单元的划分 | 第32-33页 |
§4.3 场矩阵和点矩阵的推导 | 第33-38页 |
§4.3.1 圆弧拱元的基本微分方程及其求解 | 第33-35页 |
§4.3.2 力和位移的无量纲化 | 第35页 |
§4.3.3 场矩阵 | 第35-37页 |
§4.3.4 点矩阵 | 第37-38页 |
§4.4 基本未知量向量和初始状态矩阵 | 第38-39页 |
§4.5 状态矩阵 | 第39页 |
§4.6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4.7 递推计算 | 第39-40页 |
§4.8 程序的编制 | 第40页 |
§4.9 计算实例 | 第40-41页 |
§4.10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传递矩阵法求解钢斜箱梁桥 | 第43-55页 |
§5.1 概述 | 第43页 |
§5.2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 第43-44页 |
§5.2.1 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5.2.2 基本假定 | 第44页 |
§5.3 传递矩阵法的运用 | 第44-53页 |
§5.3.1 纯扭荷载作用下直线箱梁的求解 | 第44-47页 |
§5.3.2 斜箱梁桥的状态向量、场矩阵和点矩阵 | 第47-50页 |
§5.3.3 断面内任意点位移和断面力 | 第50-51页 |
§5.3.4 基本未知量向量和初始状态矩阵 | 第51-52页 |
§5.3.5 状态矩阵 | 第52页 |
§5.3.6 边界条件 | 第52-53页 |
§5.3.7 递推计算 | 第53页 |
§5.3.8 程序的编制 | 第53页 |
§5.4 计算实例 | 第53-54页 |
§5.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传递矩阵法求解钢斜拉桥 | 第55-73页 |
§6.1 概述 | 第55页 |
§6.2 计算模型与基本假定 | 第55-59页 |
§6.2.1 基本假定 | 第55页 |
§6.2.2 基本力学模型及符号 | 第55-59页 |
§6.2.3 置换梁及单元的划分 | 第59页 |
§6.2.4 力和位移的无量纲化 | 第59页 |
§6.3 与索相关的刚度矩阵 | 第59-62页 |
§6.4 传递矩阵法的运用 | 第62-72页 |
§6.4.1 场矩阵和点矩阵 | 第62-65页 |
§6.4.2 基本未知量向量和初始状态矩阵 | 第65-66页 |
§6.4.3 状态矩阵 | 第66-67页 |
§6.4.4 边界条件和兼容条件 | 第67-70页 |
§6.4.5 递推计算 | 第70页 |
§6.4.6 程序的编制 | 第70-72页 |
§6.5 计算实例 | 第72页 |
§6.6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A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