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GPS定位技术发展概况 | 第8-9页 |
1.2 伪距差分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 第9-11页 |
1.2.1 差分 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过程 | 第9页 |
1.2.2 伪距差分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9-11页 |
1.2.3 伪距差分 GPS定位技术的应用状况 | 第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二章 GPS伪距单点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 第14-27页 |
2.1 GPS基本观测量 | 第14-15页 |
2.1.1 码相位伪距观测量 | 第14页 |
2.1.2 载波相位伪距观测量 | 第14-15页 |
2.2 GPS伪距单点定位 | 第15-17页 |
2.2.1 伪距单点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2.2.2 瞬时绝对定位精度的表征 | 第16-17页 |
2.3 GPS定位中的误差来源与改正模型 | 第17-26页 |
2.3.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 第17-22页 |
2.3.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第22-25页 |
2.3.3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GPS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数学模型及其相关理论 | 第27-43页 |
3.1 GPS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27-32页 |
3.1.1 一般伪距差分定位原理和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3.1.2 组合伪距差分定位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1.3 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原理 | 第30-32页 |
3.2 GPS周跳的探测 | 第32-37页 |
3.2.1 产生整周跳变的原因 | 第32-33页 |
3.2.2 周跳的探测 | 第33-37页 |
3.3 坐标转换 | 第37-42页 |
3.3.1 概述 | 第37-38页 |
3.3.2 坐标转换模型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GPS相位平滑伪距差分定位软件的研制及算例分析 | 第43-70页 |
4.1 概述 | 第43页 |
4.2 软件设计 | 第43-48页 |
4.2.1 软件设计需求 | 第43-44页 |
4.2.2 软件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4.2.3 软件功能设计 | 第46-48页 |
4.3 软件数据源的组织及软件的实现 | 第48-55页 |
4.3.1 软件的数据流程 | 第48-49页 |
4.3.2 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数据预处理 | 第49-52页 |
4.3.3 软件的实现 | 第52-55页 |
4.4 算例计算及分析 | 第55-69页 |
4.4.1 算例简介 | 第55-56页 |
4.4.2 算例计算及分析 | 第56-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