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概述 | 第15-19页 |
第一节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概念 | 第15页 |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法律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定位及作用 | 第16-19页 |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定位 | 第16-17页 |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作用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现状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立法概况 | 第19页 |
一、我国的立法背景 | 第19页 |
二、我国的立法意义 | 第19页 |
第二节 我国该制度的法律规定 | 第19-20页 |
一、该制度的基本法律规定 | 第19-20页 |
二、该制度的部门规章规定 | 第20页 |
第三节 我国该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20-24页 |
一、主体制度的规定 | 第20-21页 |
二、客体制度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三、赔偿制度的规定 | 第22页 |
四、监管制度的规定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24-32页 |
第一节 主体制度中存的问题 | 第24-25页 |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中证券投资者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第二节 客体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基金来源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二、基金的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基金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赔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赔偿范围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二、赔偿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四节 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一、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及各部门的协调问题 | 第31页 |
二、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与相关主体的协调问题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国外及地区立法 | 第32-39页 |
第一节 主体制度的立法 | 第32-33页 |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 | 第32页 |
二、基金公司职能的履行保障机制的立法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客体制度的立法 | 第33-35页 |
一、基金来源的立法 | 第33页 |
二、基金形式的立法 | 第33-34页 |
三、基金职能的立法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赔偿制度的立法 | 第35-37页 |
一、赔偿范围立法 | 第35-36页 |
二、赔偿程序立法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监管制度的立法 | 第37-39页 |
一、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及各部门的协调的立法 | 第37-38页 |
二、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与相关主体的协调的立法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9-51页 |
第一节 主体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9-41页 |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立法完善 | 第39-40页 |
二、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中证券投资者的立法完善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客体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1-45页 |
一、基金来源的完善 | 第41-42页 |
二、基金的形式上的完善 | 第42-43页 |
三、基金职能完善 | 第43-45页 |
第三节 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5-49页 |
一、赔偿范围完善 | 第45-47页 |
二、赔偿程序完善 | 第47-49页 |
第四节 监管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9-51页 |
一、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及各部门的协调的完善 | 第49-50页 |
二、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与相关主体的协调的完善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