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赤潮藻的分子标识及荧光原位杂(FISH)技术在检测赤潮藻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一.赤潮简介第9页
 二.赤潮研究的主要趋势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情况第9-11页
 三.赤潮藻的分类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四.rDNA 及 ITS 序列在海洋浮游植物分类和定量检测方面的应用第12-19页
 五.小结与展望第19-22页
第二章 赤潮藻分子标识第22-64页
 第一节:2株原甲藻的LSU rDNA 全长序列及ITS 区和5.85 rDNA 序列的获得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第22-36页
 第二节:3 株赤潮硅藻的5.85 rDNA 及转录间隔区(IT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6-48页
 第三节:一株赤潮甲藻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和5.85 rDNA 序列的克隆第48-53页
 第四节:两株原甲藻LSU rDNA 全序列的获得与分析第53-64页
第三章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检测赤潮微藻方面的应用简介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第64-82页
 第一节: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鉴定2 株赤潮甲藻第66-74页
 第二节: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鉴定2 株赤潮硅藻第74-82页
结论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在读期间发表、接受的文章及申请的专利情况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信业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下一篇:罗默社会公正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