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页 |
1.2 研究工作概述 | 第6-9页 |
1.2.1 选题背景 | 第6-7页 |
1.2.2 复制系统LVR的特点 | 第7-8页 |
1.2.3 本文的组织 | 第8-9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回顾 | 第9-16页 |
2.1 数据容灾技术 | 第9-11页 |
2.1.1 数据容灾技术分析 | 第9页 |
2.1.2 灾备解决方案的七个级别 | 第9-11页 |
2.2 数据复制技术 | 第11-12页 |
2.2 逻辑卷系统 | 第12-16页 |
2.2.1 逻辑卷系统简介 | 第12-13页 |
2.2.2 LVM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2.2.3 LVM的特点 | 第14-16页 |
2.2.3.1 LVM的优点 | 第14-15页 |
2.2.3.2 LVM的限制 | 第15-16页 |
第三章 LVR系统介绍 | 第16-24页 |
3.1 LVR的基本结构 | 第16页 |
3.2 LVR中的基本概念 | 第16-20页 |
3.2.1 LVR的组成成员 | 第17页 |
3.3.2 LVR中的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3.3 LVR的系统组织 | 第20-21页 |
3.3.1 LVR的用户接口 | 第20-21页 |
3.3.2 使用LVR进行灾难恢复 | 第21页 |
3.4 对LVM系统的修改 | 第21-22页 |
3.5 LVR的特点 | 第22-24页 |
第四章 LVR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24-45页 |
4.1 复制过程的数据一致性 | 第24-26页 |
4.1.1 从端数据LV的数据一致性 | 第24-25页 |
4.1.2 应用级的数据一致性 | 第25页 |
4.1.3 对复制卷组的支持 | 第25-26页 |
4.2 LVR内核驱动的模块设计 | 第26-34页 |
4.2.1 内核数据流程设计 | 第26-28页 |
4.2.1.1 异步工作模式数据流程 | 第26-27页 |
4.2.1.2 同步工作模式数据流程 | 第27-28页 |
4.2.2 LVR内核模块的设计 | 第28-34页 |
4.2.2.1 内核模块的功能分类 | 第28-29页 |
4.2.2.2 各个模块的功能 | 第29-30页 |
4.2.2.3 模块间的协作 | 第30-33页 |
4.2.2.4 根据模块设计制定的内核线程 | 第33-34页 |
4.3 复制过程中的溢出保护 | 第34-38页 |
4.3.1 Overflow Protection | 第35-36页 |
4.3.1.1 Asynchronization | 第35-36页 |
4.3.1.2 Synchronization | 第36页 |
4.3.2 Latency Protection | 第36-38页 |
4.4 LVR中的元数据管理 | 第38-42页 |
4.4.1 复制管理的元数据分布 | 第38-39页 |
4.4.2 元数据的数据结构 | 第39-42页 |
4.5 磁盘I/O管理 | 第42-44页 |
4.5.1 请求处理过程中的缓冲 | 第42-43页 |
4.5.2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缓冲 | 第43-44页 |
4.6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LVR系统的实验测试与结论 | 第45-50页 |
5.1 构造LVR的实验环境 | 第45-46页 |
5.2 实验流程 | 第46-47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第六章 HRS复制结构对LVR的扩展 | 第50-57页 |
6.1 LVR复制模式的缺陷 | 第50-51页 |
6.2 HRS的设计思想 | 第51-55页 |
6.2.1 层次化结构中的节点组织 | 第51-52页 |
6.2.2 层次化结构中的数据复制 | 第52页 |
6.2.3 层次化复制结构中的数据一致性保持 | 第52-53页 |
6.2.4 层次化复制结构的特点 | 第53-54页 |
6.2.5 使用备份数据进行灾难恢复 | 第54-55页 |
6.3 实验测试与结论 | 第55页 |
6.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7.2 后续工作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LVR系统中的命令 | 第62-6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