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9页 |
第1章 传统评标方法概述 | 第9-20页 |
·我国传统评标方法分析 | 第9-18页 |
·专家评议法 | 第9-10页 |
·指标综合评审法(百分制评标法) | 第10-12页 |
·标底接近法 | 第12-14页 |
·有限低价法 | 第14-15页 |
·二阶段评标法 | 第15-18页 |
·我国传统评标方法小结 | 第18-20页 |
第2章 最低价中标法概述 | 第20-28页 |
·最低价中标法的概念 | 第20-22页 |
·最低价中标法 | 第20页 |
·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最低价中标法——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法 | 第20-22页 |
·最低价中标法在国外的应用 | 第22-24页 |
·实施最低价中标法的意义 | 第24-26页 |
·最低价中标法的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招标机制方面 | 第26-27页 |
·投标策略方面 | 第27-28页 |
第3章 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的应用 | 第28-40页 |
·早期经典案例——鲁布革电站引水工程 | 第28-31页 |
·早期制约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推行的原因 | 第31-34页 |
·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 | 第31页 |
·体制不健全 | 第31页 |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制约 | 第31-33页 |
·社会信用体系欠缺 | 第33页 |
·最低价法自身要求高 | 第33-34页 |
·确定“低于成本报价”比较困难 | 第34页 |
·经济发达地区的试点 | 第34页 |
·清单规范出台后在全国的推广 | 第34-37页 |
·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认为现阶段不宜推行最低价中标法 | 第38页 |
·非理性低价中标引起诸多危害 | 第38-39页 |
·如何进行成本界定 | 第39页 |
·如何引导监管市场 | 第39-40页 |
第4章 问题分析及对策 | 第40-60页 |
·对认为不应该推行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的分析 | 第40-42页 |
·最低价中标法所需外部环境 | 第42-48页 |
·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对国家政策及行业制度的要求和建议 | 第43-46页 |
·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对建设主体的要求 | 第46-48页 |
·承包商低于成本报价的分析 | 第48-49页 |
·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中成本价的界定 | 第49-57页 |
·成本的概念 | 第49-52页 |
·施工成本的含义 | 第52页 |
·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 | 第52-53页 |
·竞争性费用和非竞争性费用 | 第53-54页 |
·成本界定的几种方法 | 第54-56页 |
·成本界定急需抓好的工作 | 第56-57页 |
·保证及监管措施的建议 | 第57-60页 |
·实行工程保险制度和担保制度 | 第57-58页 |
·推行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低价风险保证金制度 | 第58页 |
·建立责任追究和市场清出制度 | 第58页 |
·加强工程标后监管和跟踪考评 | 第58-60页 |
第5章 案例 | 第60-86页 |
·工程概况 | 第60页 |
·资格预审 | 第60-63页 |
·技术标的评审 | 第63-65页 |
·商务标的评审 | 第65-82页 |
·符合性审查 | 第66页 |
·规费和安全施工费的评审 | 第66页 |
·总价的评审 | 第66-68页 |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的评审 | 第68-75页 |
·措施项目的评审 | 第75-77页 |
·总承包服务费的评审 | 第77页 |
·主要材料的评审 | 第77-79页 |
·投标报价得分分值的计算 | 第79-82页 |
·案例分析 | 第82-86页 |
·案例综述 | 第82页 |
·评审的合理性分析 | 第82-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声明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