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动态目标实时测距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 ·光电测距仪概述 | 第8页 |
| ·激光雷达简介 | 第8-9页 |
| ·本文的任务和工作 | 第9-10页 |
| 第二章 激光测距基本理论 | 第10-23页 |
| ·激光束及其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 第10-17页 |
| ·光束形状和光束的截面函数 | 第10-11页 |
| ·光束宽度 | 第11-12页 |
| ·束宽内的光功率 | 第12-13页 |
|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 | 第13-17页 |
| ·激光雷达工作方式简述 | 第17-19页 |
| ·激光雷达作用距离 | 第19-20页 |
| ·激光雷达作用距离方程的标准形式 | 第19-20页 |
| ·激光雷达作用距离方程的特殊形式 | 第20页 |
| ·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测距方案设计 | 第23-48页 |
| ·传统相位测距方案分析 | 第23-25页 |
| ·新型短程测距方案 | 第25-41页 |
| ·多普勒频移对测距系统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漫反射模型和合作目标反射模型的测程分析 | 第26-28页 |
| ·两种新的测距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内外光路 | 第29页 |
| ·粗值的获取 | 第29-30页 |
| ·精值的获取 | 第30-31页 |
| ·可行性的分析 | 第31-40页 |
| ·该方案的特点 | 第40-41页 |
| ·电路原理与结构 | 第41-43页 |
| ·光源选型 | 第43-45页 |
| ·选型依据 | 第43页 |
| ·HL8325G 特性介绍 | 第43-45页 |
| ·光探测器选型 | 第45-48页 |
| ·选型依据 | 第45页 |
| ·S2381 特性介绍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系统硬件部分 | 第48-57页 |
| ·系统结构和样机图 | 第48页 |
| ·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48-51页 |
| ·电路部分 | 第51-54页 |
| ·发射电路 | 第51-53页 |
| ·接收电路 | 第53-54页 |
| ·高压电路 | 第54页 |
| ·MSP430 单片机 | 第54-56页 |
| ·ADC 转换部分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第57-63页 |
| ·误差的概念 | 第57-59页 |
| ·误差的含义 | 第57页 |
| ·误差的类型 | 第57-58页 |
| ·误差的表示方法 | 第58页 |
| ·精密度、正确度、精确度(准确度) | 第58-59页 |
| ·误差的来源 | 第59-60页 |
| ·固定误差 | 第59-60页 |
| ·比例误差 | 第60页 |
| ·测量精度分析 | 第60-63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附录一 实验数据 | 第67-69页 |
| 附录二 APD 高压电路 | 第69-70页 |
| 个人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