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AP可视化方法的研究及其实现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7-10页 |
1.1.1 数据仓库的产生 | 第7页 |
1.1.2 联机分析处理的发展 | 第7-10页 |
1.2 OLAP的可视化现状 | 第10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主要相关技术及其介绍 | 第12-24页 |
2.1 OLAP介绍 | 第12-14页 |
2.1.1 OLAP概念和典型操作 | 第12-13页 |
2.1.2 OLAP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 第13-14页 |
2.2 OWC介绍 | 第14-19页 |
2.2.1 OWC的概念 | 第14-16页 |
2.2.2 OWC编程接口介绍 | 第16-19页 |
2.3 XMLA介绍 | 第19-24页 |
第三章 对OLAP可视化的研究及分析 | 第24-31页 |
3.1 可视化概念 | 第24-26页 |
3.1.1 定义 | 第24页 |
3.1.2 可视化数据类型 | 第24页 |
3.1.3 维及图的元素 | 第24-26页 |
3.2 可视化图的分类 | 第26-28页 |
3.2.1 类别 | 第26-27页 |
3.2.2 层次化分析问题 | 第27-28页 |
3.3 电信经营分析系统的实例考证 | 第28-30页 |
3.3.1 电信经营分析系统的介绍 | 第28-29页 |
3.3.2 钻取问题 | 第29-30页 |
3.4 OLAP可视化问题综合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树形分析图的建模及设计 | 第31-49页 |
4.1 树形分析图的提出 | 第31-34页 |
4.1.1 定义 | 第31页 |
4.1.2 特点 | 第31-32页 |
4.1.3 功能 | 第32-34页 |
4.2 类设计 | 第34-35页 |
4.2.1 设计准则 | 第34页 |
4.2.2 类划分及接口 | 第34-35页 |
4.3 数据访问类 | 第35-48页 |
4.3.1 设计 | 第35-36页 |
4.3.2 类图 | 第36-37页 |
4.2.3.1 特性 | 第36页 |
4.2.3.2 操作 | 第36-37页 |
4.4.1 树结构设计 | 第37-44页 |
4.4.1.1 对象标识及映射 | 第37-39页 |
4.4.1.2 对象创建 | 第39页 |
4.4.1.3 分裂操作 | 第39-41页 |
4.4.1.4 合并操作 | 第41-42页 |
4.4.1.5 对象销毁 | 第42页 |
4.4.1.6 对象生存期 | 第42-44页 |
4.4.2 动态查询设计 | 第44-45页 |
4.4.3 界面设计 | 第45页 |
4.4.3.1 图的布局和大小 | 第45页 |
4.4.3.2 连接线 | 第45页 |
4.4.3.3 样式 | 第45页 |
4.4.3.4 数据表 | 第45页 |
4.4.4 导出设计 | 第45-46页 |
4.4.5 类图 | 第46-48页 |
4.5 通用调用类 | 第48-49页 |
4.5.1 设计 | 第48页 |
4.5.2 类图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第49-56页 |
5.1 技术路线 | 第49页 |
5.2 数据访问类实现 | 第49页 |
5.3 树形分析图类实现 | 第49-50页 |
5.4 通用调用类实现 | 第50页 |
5.5 系统组件 | 第50-51页 |
5.6 系统部署 | 第51页 |
5.7 系统测试 | 第51-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展望和下一步工作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