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羽毛三芒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 第9-10页 |
·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影晌因素 | 第10-14页 |
·应用于遗传结构的分子标记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基于RAPD技术对羽毛三芒草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 | 第17-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方法 | 第19-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40页 |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基于SSR技术的羽毛三芒草种群遗传结构的建立与分析 | 第4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材料 | 第43-44页 |
·常规试验方法 | 第44页 |
·SSR位点与引物选择 | 第44-45页 |
·羽毛三芒草(A.pennata)SSR反应体系 | 第45-46页 |
·SSR产物的检测 | 第46页 |
·SSR指纹图谱的记录 | 第46页 |
·SSR统计分析 | 第46页 |
·结果 | 第46-52页 |
·SSR体系的建立 | 第46-47页 |
·SSR显性基因频率 | 第47页 |
·基于SSR分析羽毛三芒草(A.pennat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基于SSR分析羽毛三芒草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 | 第48-49页 |
·基于SSR分析的各株丛的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 第49页 |
·16个株丛的UPGMA聚类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4页 |
·微卫星技术用于羽毛三芒草种群遗传结构的建立 | 第52页 |
·遗传结构 | 第52-53页 |
·UPGMA聚类 | 第53页 |
·对不同分子标记的讨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图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66页 |